
立體化多層池養是室內建池養殖。養殖室宜選擇在地勢高、地下水位低、坐北朝南、背風向陽,且較偏僻安靜處,避免風吹雨淋。面積大小應按養殖量而定,可在室內兩側建成池式,中間留一走道,池的規格一般可做成長*寬=1米*1米,或視場地的大小而定,高0.3米左右。為了預防土鱉蟲逃跑,池的四周用水泥涂光滑,或在池的上壁貼上瓷片或玻璃片,池底不能用水泥底(防止土鱉蟲因寒涼導致生病),應采用微堿性的且通透性較好的土壤夯實作池底。可砌6層或8層的立體池。每層高70-80厘米,每層分若干個小格,池子前沿高30厘米,池四周砌成砌墻,墻面用石灰水泥漿刮平,第2-4層的底板可用水泥預制板或用其他有一定強度并耐潮的材料代替。池內鋪上飼養土,飼養土厚度一般以8-15厘米為宜。1-4齡的飼養土,飼養土厚度一般以8-15厘米為宜。1-4齡的飼養蟲,土厚一般不超過7厘米;5齡以上若蟲及成蟲,土厚10厘米足夠。若房屋不大,窗少門小可密封,利用加溫養殖。若是房屋處于低洼處,應在屋外四周挖一條寬0.5米的環屋的排水溝。
此方法適合大規模養殖,且管理方便,投資少,土鱉蟲的發育良好。但有溫度過高的缺點,因此應在窗戶上安裝換氣扇或是通風降溫的設備。
立體化多層池的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室內的空間,解決了養殖面積不足的問題,且有利于加溫進行無冬眠養殖。立體飼養溫度高,土鱉蟲的食量及活動量隨之增大,從而促使土鱉蟲的生長發育及繁殖加快。
立體化多層池養為幾種養殖方式中效率較高的,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種養殖方式。多層磚混結構模式,一次投入多年收益。但因一次性投資大,若只是初試養或是小規模養殖不建議采用此方式,若想長期飼養且發展為大規模養殖的采用立體多層養殖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