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鯽魚能利水消腫、益氣健脾,解毒,下乳。適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嘔吐或腹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不通;便血,痔瘡出血,臃腫,潰瘍等。
禁忌人群
感冒發熱者不宜多吃。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浮腫之人食用;
2.適宜孕婦產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
3.適宜脾胃虛弱,飲食不香之人食用;
4.適宜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不快者食用;
5.適宜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鯽魚
又名河鯽、鮒魚、喜頭、鯽瓜子、喜頭魚、海附魚、童子鯽、鯖。 鯽魚又名鮒魚,別稱喜頭,為鯉科動物,產于全國各地。鯽魚俗稱鯽瓜子,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它營養全面,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略感甜味。
在寒風蕭蕭、冷氣襲人的冬季,鯽魚肉肥籽多,味尤鮮美,故民間有“冬鯽夏鲇”之說。我國古醫籍《本草經疏》也對鯽魚有極高評價:“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鯽魚的生命力很強,肉質細嫩,肉味甜美,含大量的鐵、鈣、磷等礦物質,其營養成分也很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
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于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鯽魚的營養價值
鯽魚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常食,益體補人。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A、B族維生素、尼克酸等。據測定,每百克黑鯽魚中,含蛋白質高達20克,僅次于對蝦;含脂肪達7克。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氨基酸種類較全面、易于消化吸收。鯽魚含有少量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鯽魚和其他淡水魚比較,含糖量較高,多由多糖組成。鯽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鈣、磷、鉀、鎂含量較高。鯽魚的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鯽魚的功效
鯽魚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鯽魚汆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鯽魚汆冬瓜,鯽魚熬蘿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壽。
醫學認為,鯽魚能利水消腫、益氣健脾,解毒,下乳。適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嘔吐或腹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不通;便血,痔瘡出血,臃腫,潰瘍等。
加蔥白、生姜辛溫解表,通陽散寒和胃,又配薄荷可疏風解表。全方劑有扶正祛邪、疏風散寒、健脾止咳之功,用以治療寶寶體弱長期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