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口數量實現穩定增長。2004年連云港泥鰍年出口量僅為3000多噸,2009年省級示范區和2012年總局示范區創建后,2012年,泥鰍出口量已達7327.46噸,貨值4259.72萬美元,在韓國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2014年出口量仍達到7000噸左右,貨值4300萬美元,出口量保持相對穩定。出口量繼續領跑全國,是國內可以調控國外市場價格的少數農產品之一。
2.帶動內銷數量穩步增長。在一個示范區管理體系下,出口泥鰍質量安全示范區堅持內銷外銷一個生產體系、一個管理模式,一個質量標準,以出口帶動內銷泥鰍質量的提升,內銷泥鰍穩步增長,年銷售量大概在25000噸左右,銷售地點包括上海、長沙、廣州、重慶、大連、成都、武漢、南昌、杭州、寧波、北京、石家莊、天津、沈陽、長春、哈爾濱、烏魯木齊等等,基本上全國所有大型城市都有泥鰍銷售點,目前國內銷售量逐年遞增。
3.品牌效應進一步凸顯。連云港泥鰍在韓國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韓國餐桌上每10條泥鰍就有8條來自連云港。
4.示范帶動成效突出,帶動了農民增收、農村致富。示范區直接從事泥鰍養殖、銷售、經營等從業人員2.4萬余人,占墩尚鎮人口53%。按照2011年度泥鰍產業效益計算,全鎮泥鰍產業年總產值達12億元,效益達2.3億元,人均9000多元,約占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農業部副部長牛盾、江蘇省委省政府等領導都給予高度的評價。中央電視臺第七套、新聞頻道、臺灣非凡電視臺、江蘇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做過專題報道,中央電視臺農業專題制作部來這里拍攝科教電影向全國推介。
5. 破解了韓國技術壁壘。針對韓國不斷加劇的技術壁壘,近年來多次派員參與中韓水生動物檢驗檢疫工作會談,就出口泥鰍遭遇的技術壁壘措施配合總局向韓國提出交涉,韓國對出口泥鰍檢測項目逐步減少,檢測頻率逐步降低。多次指導出口泥鰍養殖場順利通過韓國檢查,韓國檢查官對泥鰍養殖場的管理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進一步提升了連云港泥鰍在國外的質量安全信譽。
6.提升了檢驗檢疫社會影響力。連云港出口泥鰍檢驗檢疫工作以專報的形式上報了連云港市政府,多次得到楊省世市長等市領導批示和肯定,檢驗檢疫社會影響得到進一步提升,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