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草直接喂鯔魚,營養利用率相對較低。如果把草打成草漿再喂鯔魚,其營養利用率可提高50%以上,而且還可起到投餌和施肥的雙重作用。
方法。用打漿機將水葫蘆、水花生、水浮蓮及一些陸生草類打成草漿。打漿時,加料要少量多次,草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盡量把草漿打得細一些,以增加草漿顆粒在水中懸浮的時間,提高草漿利用率。各種草在打漿前均需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用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打完后,在草漿中加2%~5%的食鹽,可起消毒作用。打漿前后要仔細檢查打漿機,保證打漿機刀片有足夠的鋒利度和機器有較高的轉速。
投喂。一般每畝水面每天投喂50~75公斤草漿。投喂量應根據池鯔魚的生長、天氣和水質變化等情況靈活掌握。為了讓鯔魚充分攝食,投喂時應全池均勻潑灑。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以增加鯔魚的攝食機會。在鯔魚苗、鯔魚種飼養后期和混有非草食性鯔魚類的池塘中,應適當在草漿中加些精料。
管理。投喂草漿后要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以增加水中含氧量和水體空間。還要適當潑灑生石灰,可起到殺菌、消毒、防病作用,還可中和草漿分解所產生的酸性物質,使水質酸堿度趨于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