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年,在浙江大陳海域進行蟹籠作業的漁船每天都能捕獲10余只曼氏無針烏賊,規格為胴體長10~12厘米,體重150~200克。初步統計,到目前已捕獲到該類烏賊300余只,這表明大陳海域曼氏無針烏賊人工放流初見成效。
曼氏無針烏賊俗稱正宗墨魚,曾是大陳漁場的四大海產品之一。上世紀50~60年代,大陳周邊海域最高年產該類烏賊達到2489噸,但由于受濫捕濫撈、海洋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導致這一品種在大陳海域、乃至在整個東海區范圍內的數量嚴重衰竭,特別是近十年來,在大陳海區作業的漁民已見不到它的蹤影。
為逐步恢復大陳海域的曼氏無針烏賊資源5月,市、區兩級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聯合浙江省海洋學院于首次將100余萬粒曼氏無針烏賊受精卵運到大陳海區掛于空網箱中自然孵化,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年底大陳海域就陸續有小個體曼氏無針烏賊出現。現在大陳漁民又開始陸續捕獲該類烏賊說明人工增殖放流初見成效。今后希望在大陳海域繼續開展此項活動,同時加大資源保護力度,相信大陳海域曼氏無針烏賊的資源量逐漸增多將造福當地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