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上難得一見的黃海梭魚(又名紅眼),有望在今秋為市民的餐桌添腥。記者3月27日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本市計劃在6月份將50萬尾梭魚魚苗撒向大海。據悉,這是膠州灣內首次放流梭魚,預計秋季可以“游”上市民餐桌。
據介紹,今年本市將在膠州灣、古鎮口灣、嶗山灣等海灣組織增殖放流,放流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海蜇、梭子蟹、牙鲆等優勢水產苗種5億單位以上,其中膠州灣傳統的梭魚今年首次被列為放流品種,預計在6月份放流50萬尾。
據黃海水產研究所魚類研究室專家介紹,梭魚又名紅眼,主產黃、渤海區域,幼魚生長很快,入秋就可長到20厘米,秋末即可開始收獲。梭魚味道鮮美,食用時不用刮鱗也不必剖肚,只需清水文火慢慢燉煮,其湯汁乳白、肉質鮮嫩,是青島人喜愛的傳統魚種。
梭魚曾是膠州灣海域的主產魚種,但由于海洋污染、過度捕撈等,梭魚在膠州灣內連年減少。有資料記載,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島近海曾有大量梭魚游弋,但此后鮮有出現。2004年2月,在五四廣場南側海域出現了大量梭魚群,這是梭魚群在膠州灣絕跡幾十年后首次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