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60萬尾小魚苗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流向廬江縣白石天河水域,這些由優質鰱魚、鳙魚等組成的水質“清道夫”將肩負著改善巢湖水質的任務。據悉,今年合肥市將投入400萬元用于巢湖漁業增殖放流,投放魚苗2.25億尾。
鰱鳙魚能有效改善水質
據了解,鰱、鳙魚屬于濾食性魚類,在巢湖里體重每增長1公斤就可以吃掉40至50公斤藍藻,能有效降低巢湖的營養負荷。因鰱、鳙魚無法在巢湖自行繁殖,所以每年需要通過人工投放的方式來補充數量。
鰱、鳙魚對改善水質有著成本低、作用明顯,又能為漁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成為國內很多地區治理湖泊
2.25億尾魚苗投放巢湖
2014年,合肥市漁業增殖放流的主戰場將放在巢湖,全年共有400萬元魚苗投放巢湖,投放量將達到2.25億尾,其中1500萬尾為鰱、鳙魚苗。為確保魚苗的質量安全,所有放流的魚苗都要經安徽省漁業環境監測中心藥殘檢驗合格,存活率可達95%以上。投入產出比預計平均達到1∶15,可直接為漁民增收6000萬元。
封經省農委批準,巢湖及各通湖河流河口水域2014年禁漁制度已開始執行,禁漁時間從2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為期半年。巢湖禁漁的范圍包括巢湖主體水域、灘涂及各通湖河流河口水域。巢湖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孤山、馬尾河口、南淝河口、杭埠河口、東口門等水域為水生生物集中分布區和魚類重要繁殖區,給予重點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