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參養殖要建造養參池
在中潮帶或低潮帶利用當地地理優勢,最好是巖礁底質,用混凝土和石塊圍城形狀,大小不等的池塘,風大的海區圍墻要加厚加固;小潮時要保證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滲漏;所選海區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類污染;鹽度不得低于千分之二十八,無河流注入;該池塘缺點造價太高.也可將一個對蝦養殖池塘,最好是泥沙底質,改造成刺參養殖池塘.養殖池各留一進,排水閘門,該池海水的更換最好依靠自然納潮,每天換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內平均水深1.5米以上.該池的優點是即便于觀察和管理又造價低,但注意夏季底層水溫20攝氏度以上超過3個月的池塘不易養殖海參.
2.海參養殖要放人工海參礁
建造人工海參礁的目的,是為刺參提供隱蔽場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參棲息,攝食和夏眠,所以對于蝦池改造的參池必須投放人工海參礁.人工海參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磚頭,廢棄的扇貝籠,混凝土塊,甚至稍大,形狀不等的石塊也是很好的參礁;參礁的擺放以盡可能的增大海參的隱蔽空間為原則,可以擺放成列狀或堆狀;參礁投放的數量根據實際條件越多越好;可用瓦片,石塊,果框或空心磚造礁。
3.海參養殖參苗的運輸
通常采用濕法和干法兩種方法運輸參苗.所謂濕法運輸,是在運輸參苗時,把參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裝參苗300頭左右,加水0.2立方水體左右.所謂干法運輸,是將參苗放于塑料周轉箱中,箱的底部鋪放2cm厚的脫脂棉,上面鋪放兩層紗布,用海水濕透,將參苗均勻平放,其上再蓋上4層濕紗布,然后再將塑料周轉箱一個個垛起,外圍用塑料布擋風.天冷時,外層加發泡塑料保溫.若天氣干熱時,路途中還需適當噴淋海水.
4.海參參苗的投放
苗種的投放規格可在1cm左右.因為刺參6月前后產卵,育苗,9月份苗種在生長至1cm時就可供使用.亦可選擇越冬的大規格參苗(規格多在300-500頭/斤),這樣可以大大縮短養殖周期,如果人工投喂管理程度較好的池塘,還可以選擇體重12-16克/個的參苗,當年80%可達到商品規格.總之,參苗投放規格要根據實際養殖條件和經濟承受能力綜合而定,最好是各種規格混合投放,逐年逐批投放.
5.海參養殖餌料投喂
海參的食性很雜,主要以海底表層的沉積物為食,沉積物主要包括貝殼,硅藻,細菌,原生動物,小的螺類,雙殼類的幼貝,撓足類,海藻,蝦蟹類及大葉藻類的碎屑等.
以上就是海參池塘養殖管理的介紹,你了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