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態】 體細長,稍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體長約80厘米,最大者可達2米。頭長而前端尖,吻長遠超過吻寬。口大,端位,口裂末端可達眼緣的下方。下頜前端有一堅硬的骨質突起,與上頜前緣的凹陷相吻合,上下頜均粗壯。眼小,鱗細,側線鱗110~117。背鰭Ⅲ9~10,很小,起點位于腹鯖之后。臀鰭Ⅲ10~11。尾鰭分叉很深。體微黃,腹部銀白色;背鰭、尾鰭青灰色,頰及其他各鰭淡黃色。
【性味】 ①《綱目》:"甘,平,無毒。"
【歸經】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 《綱目》:"食之已嘔,暖中益胃。"
【摘錄】 《*辭典》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綱目》:鳡魚生江湖中,體似鯉而腹平,頭似鯇而口大,頰似鲇而色黃,鱗似鱒而稍細,大者三、四十斤。啖魚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魚。
以上就是對鳡魚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通過介紹我們可知鳡魚還是一味難得的藥材,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