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參性溫平,味咸,能入腎,對抑制腫瘤、緩解便秘有好處。
它極大功能在于滋陰,因此對秋冬季節口眼干燥的“陰虛型”人有很好的滋養作用。糖尿病人常有午后面紅耳赤、大便干燥、五心(手心腳心心口窩)煩熱等陰虛的癥狀,因此特別適合吃海參。
海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沒有膽固醇,因此也適合高血脂、高血壓的人吃。海參中含有“硫酸軟骨素”,能夠抗衰老,增加皮膚彈性。海參中的“海參粘多糖”可以抗癌。由于夜能養陰,所以經常熬夜工作的人容易陰虛,故而適合吃一些海參來滋補。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海參,因此經常腹瀉、吃東西漲肚的人不適合用海參滋補。過敏體質者也要慎食海參。
有的消費者入冬以后每天早上空腹吃一只海參,宣稱整個冬天就不會感冒。還有的告訴海寶,海參和大米飯一起吃最滋補。更有消費者告訴海寶,要從冬至那天開始準時吃海參,吃上仨月,第二年身體就會好。
海參雖好,但其滋補作用需要長時間食用才能體現出來。首先,中醫里的滋補品都提倡在飯后食用,這樣可以讓滋補作用細水長流,有利于人對營養的吸收;人們之所以有空腹吃海參的印象,大多是受服中藥的影響。空腹吃中藥的確有見效快的作用,但這不適合海參這樣的滋補品。因此“每天早上空腹吃海參”的做法不對。
現在人們吃海參的方法多是蘸汁吃。專家說,這樣只是改善了海參的味道,不能豐富其營養。其實較好的做法是烹飪前將海參和雞肉、豬肉在一起燉,這樣既可以讓海參變得有味道,也能讓雞肉、豬肉的營養滲入到海參里,增加它的滋補作用。另外,海參燉著吃。這樣可以讓蛋白質充分水解,有利于人體吸收。
到過大連的人或許都吃過剛撈出來的鮮海參。專家提醒,鮮海參含有一種有毒物質叫做“棘皮素”.它能夠讓人嘔吐、腹瀉。人們在吃鮮海參的時候如果感覺“麻嘴”,那就是“棘皮素”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