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4小時努力,7條丟失的河豚魚終于被找回。據了解,河豚魚具有毒素,誤食后,嚴重者會出現生命危險,那這種魚究竟有多毒?市場能銷售嗎?清明前后正是河豚魚產卵季節,體內毒性最大。臺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河豚魚共有37個品種,臺州常見的有10種,最常見的一種是東方黃鰭,河豚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鰓和皮膚。
河豚到底有多毒?據了解,河豚魚體內含有的神經性毒素,其毒性相當于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000多倍,只需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河豚毒素還耐高溫,100℃高溫八個小時都不被破壞,而且,河豚毒素對環境抵抗力較強,經炒煮、鹽腌和日曬等都不會破壞。
醫生介紹,吃河豚魚中毒后會出現知覺麻痹、頭暈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昨天(4.1)下午16時30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組織4名執法人員對界牌菜場進行全方位檢查,據查,界牌菜場無銷售河豚魚行為,當事人所丟河豚魚系熟人從碼頭帶到界牌菜場,在取回途中丟失的。
據了解,去年全市查處了違法制售河豚魚案件10多起,并對違法經營河豚魚的餐飲單位做出了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