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蟶子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色白味鮮、肉嫩而肥,是滋補的營養佳品。蟶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鎂、鐵、硒、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還具有補陰、清熱、除煩、解酒毒等食療功效,對產后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療作用。
蟶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據科學分析,每100克鮮蟶子肉含蛋白質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鈣133毫克,磷114毫克,鐵227毫克。
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外,蟶子還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效。
蟶子的營養價值很高。中醫認為,蟶子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補陰、清熱、除煩、解酒毒等功效,對產后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療作用。蟶子殼也可用于醫治胃病、咽喉腫痛等癥。

蟶子富含碘和硒,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孕婦、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蟶子還含有鋅和錳,常食蟶子有益于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醫學工作者還發現,蟶子對因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后產生的口干煩熱等癥有一定的療效。
由于蟶肉含豐富蛋白質、鈣、鐵、硒、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滋味鮮美,營養價值高,還具有補虛的功效。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產后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痢疾、醉酒等人群。
禁忌:蟶子性寒,因此脾胃虛寒、腹瀉者應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