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廣東梅州市農業局水產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15年底,梅州市草魚養殖面積為21.68萬畝,年產量11.8萬噸,產值達18億元。此次引進草魚優良品種,配合生態養殖的良法,將對提高本地草魚品質、提升經濟效益,打響“客都草魚”品牌大有裨益。
在現場看到,此次引進的草魚品種與傳統土魚相比,色體呈現金黃色或青綠色。“普通魚苗只有三十多片,而該品種的側線鱗則達到45片,體型更為修長。”相關技術人員說。
該品種生長速度比土苗快20%以上的優勢在梅州市得到驗證。市水產協會副會長鐘健輝介紹,梅州市已有兩個養殖基地養殖該品種草魚,第一批成品魚已于近日出庫,產量喜人。由于今年雨水偏多,致山塘水庫水溫較往年偏低,普通魚苗出現生長放緩的情況,但該品種草魚仍保持正常生長。他說:“去年8月繁育的該品種魚苗,養殖4個月左右即可成為成品魚(2.5斤以上)流通市場,比同期的本土魚苗縮短兩個月養殖時間,利潤空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