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工養殖的虹鱒魚必須在綠色環境中才能生長,由此決定了其綠色營養食品的屬性。
據市農科院虹鱒魚項目負責人楊成輝介紹,虹鱒魚屬冷水性魚類,原產于美國的山澗溪流。在北方高寒地區一般需要3年才能完成一個商品魚生產周期。市農科院經過科研攻關研發出“全雌養殖技術”,縮短了魚的生長周期。這種經過特殊培育的雌性魚苗不僅成活率高、肉質好,而且比普通魚苗生長快,可提高生長速度40-50%。如今地產魚5月放養,10月出池便能達到商品規格,實現了當年養成。此外,因該技術使魚的成活率提高約10%,由此降低養殖成本20%-30%以上,提高經濟效益超過30%。
目前市農科院每年向哈爾濱市養殖基地和個人養殖戶提供孵化好的全雌虹鱒苗種1.5萬尾,其中絕大多數供應給方正林業局寶馬莊養殖基地,該基地每年可向市場提供近萬斤虹鱒魚產品。除了方正養殖基地外,五常、通河、依蘭等冷水資源豐富縣市的養殖戶也紛紛從市農科院引進全雌虹鱒魚進行養殖。同時,哈爾濱獨特的冷水資源環境,使得地產虹鱒魚營養和口感比遼寧、北京等外地產魚要好很多,而且地產虹鱒魚價格也不貴,目前市場批發價為每斤15元至20元。但由于產量相對較低,地產虹鱒魚的供應還遠遠不能滿足冰城市場需求。
據了解,虹鱒魚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這意味著人工養殖的虹鱒魚必須在綠色環境中才能生長,這也決定了地產虹鱒魚的綠色食品屬性。而且,虹鱒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國外研究表明,每周食用1至2次虹鱒魚,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