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豆產業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目前,黑龍江省大豆比較效益難提高、商品率高難銷售、實現輪作難度大、加工較少難增值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發展豆制品精深加工,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做強大豆產業,對推動黑龍江省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連續3年增加
國產大豆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和優質植物蛋白資源,素有“田中之肉、營養之王”美譽,超過80%的國產大豆被加工成豆制品、調味品。在進口大豆的影響下,國產大豆產業經過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條以滿足食用消費為主的
大豆進口或出現十五年來首次下降
這與3月下旬發布的美國農業部參贊報告的預測截然不同。美國農業部當時預計,中國2018/19年度大豆進口量有望增至1億噸,較2017/18年度創紀錄的9700萬噸進一步增加300萬噸。中國高度依賴進口大豆,是全球最大進口國,幾乎買
2018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將恢復性增長
這是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所舉辦的2018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了解到的。報告稱,受益于大豆發展政策,預計大豆種植面積將增長1.1%,產量超過1500萬噸。在需求拉動下,大豆進口繼續維持高位,但進口來源將得到優化。報告預計今
俄羅斯是中國未來最具潛力的大豆供應國
史永革從幾方面分析了我國大豆產業的發展現狀。他說,從種植業的現狀來看,和過去兩年相比,國產大豆面積和產量雖有提高,但是持續性和穩定性堪憂,主要供給方向還是用于食用蛋白、醬油等方面,用于壓榨的不多;從貿易格局上看,今
大豆量質齊升 收購價趨弱
開秤價格低于上年,隨后價格快速下跌新季大豆上市初期,黑龍江和內蒙古東部地區大豆毛糧收購價1.7~1.8元/斤,過篩精選后的大豆價格能達到1.9元/斤左右,略低于上年。由于今年東北產區大豆面積和單產均有所增加,大豆產量預計
國內新產大豆量增價升 下游需求良好
“今年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增加不少,加上產區風調雨順令大豆單產提高,東北地區大豆總產量比往年有較大幅度增長。”正在東北地區收購大豆的江蘇宜興大豆加工商朱明峰告訴記者,今年東北大豆單產普遍在每畝140
大豆漲勢有望延續
供應偏緊,現貨偏強去年產大豆經過幾個月的消耗后,目前所剩無幾。據監測,截至6月初,東北地區農民余豆不足一成,黃淮主產區農民余豆不足半成。各地大豆收購基本停滯,少量大豆庫存集中在經銷商手中,銷售壓力不大。各地大豆現
需求不足 豆粕走強缺乏動力
數據來源:統計局從人口角度看,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口增速將會放緩乃至停滯。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5.68‰,在二胎政策的影響下雖有所恢復,但效果甚微。目前,主流意見認為我國總和生育率僅1.5左右,
國產大豆價格這些年為什么這么低
國產大豆產業接連失地大豆是我國第一個放開進口的大宗農產品。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前大豆產業還在有序地獨自成長。當時國內大豆加工企業以傳統壓榨企業為主,雖然各加工企業競爭激烈,但規模有限,行業利潤豐厚,每噸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