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品種及病害防治
三明1號菌株該菌具有以下優良性狀:菌絲生長快,7天可滿管,25-30天菌絲可長滿瓶或袋。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個栽培周期。產量高,生物效率可達70%-100%。質量好,菌柄粗細均勻,色澤淡,人體所需的8種
金針菇菌培育
一、金針菇母種的選擇:金針菇的產量高低,與引進的母種質量好壞關系很大。正常母種的菌絲應該生長整齊,呈現淡白色或較濃白色,菌絲長滿后應該呈現白色,菌絲較纖細。在保存母種時應該在菌絲快要長滿時放入冰箱,不要待母種菌
金針菇的反季節培育技術
金針菇的反季節培育技術1、季節與菌種。反季節栽培可2-4月播種,4-7月出菇,或于8-9月播種,9-11月出菇。經篩選有兩個當家良種:一是金高1號,宜春夏播種。二是CoB18,適合早秋播種。2、配料與裝袋。較為合理的培養料配方為
金針菇的菌種制作經驗
金針菇的母菌種質量 金針菇的產量高低,與引進的母菌種質量好壞關系很大。正常金針菇母種的菌絲應該生長整齊,呈現淡白色或較濃白色,菌絲長滿后應該呈現白色,菌絲較纖細。在保存母種時應該在菌絲快要長滿時放入冰箱,不要
金針菇菌種種類和特點
黃金針菇菌種1.雜金H1號新選淺黃色金針菇菌種,推廣品種、出菇溫度3~24℃,耐溫廣。上市早,菇體柄長硬挺,菇柄粗細中等,菇蓋小球狀,不易開傘,出菇特別整齊密匝,色澤油亮,菇蓋至菇柄上部五分之三為淺白色,菇柄下部(根部)為淺黃色
金針菇“六改”可高產
一、改寬袋栽培為窄袋栽培 許多人認為,采用25厘×50厘米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針菇為好,但寬袋易感染雜菌,且菇蕾少時,子實體易彎曲,影響質量,達不到蓋小柄長、色淺、肥嫩的優質要求。所以,還是以17厘×33厘米的塑料袋
金針菇栽培之良種的采用
生產金針菇要求采用優良菌種。即要求采用具有優良農藝性狀的高產優質品質和采用具有最佳菌齡和典型特征、生命力旺盛的菌種。目前國內生產上普遍使用的金針菇生產品種可以分為三大類型。 第一類是菇體金黃色至淺褐
金針菇主要栽培品種
人工栽培的金針菇類型,按出菇的快慢、遲早分為早生型和晚生型;按發生的溫度可分為低溫型和偏高溫型;按子實體發生的多少,可以分為細密型(多柄)和粗稀型(少柄)。 (1)三明1號菌株 栽培普遍。該菌具有以下優良性狀:菌絲生長
反季節培育金針菇收益高2倍
金針菇一般只能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若采用反季節栽培技術,可使金針菇在5-11月上市。彌補了高溫期市場上金針菇的空白,取得比常規栽培高出2倍的生產效益。1、季節與菌種。反季節栽培可2-4月播種,4-7月出菇,或于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