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飼養種野鴨
人工培育條件下,野鴨在170 日齡左右達到性成熟,公鴨略早于母鴨,全年平均產蛋量達120個左右。(1)種野鴨選擇:公鴨要求頭大、體壯、活潑,頭頸翠綠色明顯,交尾能力強。 母鴨則要求頭小、頸細長、眼大。公鴨體重不宜低于1.25公
怎樣飼養育成期野鴨
本階段指31~60日齡,此期生長發育最快。60日齡進行選種,一般仔鴨和淘汰鴨的體重均接近于種鴨,故可作為肉用仔鴨上市。(1)野鴨舍建筑:應選擇地勢稍高、背風向陽、臨近水源處建舍, 多為半敞開式鴨舍,外有運動場和水面。每間鴨
綠頭野鴨養殖技術分享
綠頭野鴨在我國東北、新疆、甘肅、青海等地區繁殖,遷徒及越冬時遍及全國。在國外,主要分布于歐、亞、美洲等地的北部、格陵蘭南岸、墨西哥北部、美國佛羅里達州、越冬于亞洲南部、北非和中美一帶。個別種分布于夏威夷
野鴨養殖方法
營造野鴨適宜的野生環境建造野鴨場舍,必須符合野鴨的野生習性。建造鴨舍應一半做搭棚作休息室,一半露天活動場地。活動場地應是池塘,不是池塘的應挖人工水池。在活動場下可栽些樹木、草叢、在池塘中培植些藻類,營造一個
野鴨歪頭病的治療辦法
野鴨歪頭病的治療辦法之主要以50日齡左右的有機肉鴨多發,病初精神委頓,咳嗽,蹲伏少動,食欲減退或廢絕,眼、鼻有黏液性分泌物,后期失眠,頭頸呈歪斜或扭曲或伸直向前等神經癥狀,拉白色稀糞,發病急,死亡快,常并發大腸桿菌病、漿膜
野鴨抖震與頭不停搖擺的病因
文章闡述的是野鴨抖震與頭不停搖擺的病因?究竟是其原因導致?那么將由小編提出幾點相關野鴨抖震與頭不停搖擺的病因內容供參考。野鴨抖震與頭不停搖擺的病因:1.鴨病毒性肝炎:本病主要發生于3-20日齡的鴨群,其它日齡段也
野鴨的高效飼養
養殖技術中,飼養綠頭野鴨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收益高的特點,是農戶養殖致富的捷徑。現在,商品肉用綠頭野鴨養殖成本每只不超過15元,市場售價是22-25元之間,每只可盈利10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但是,怎樣飼養管理才能達到
野鴨腹水癥診斷技術
野鴨腹水癥診斷技術之某種鴨供應場,共飼800頭種鴨,于l日齡時,公母鴨鑒別,分開飼養其中僅公鴨于14日齡時呈精神不振、呼吸困難、喜臥、腹部膨大,觸之有波動感,死后還可見喙端和腳的發紺現象。步行蹣跚及全身發紺等現象。病
野鴨應避免近親繁殖
規模小的養鴨場,鴨群數量小,很難避免近親繁殖,而引起后代的生活力和生產性能降低,體質變弱,發病死亡率增多,種蛋受精率、孵化率、產蛋率、蛋重和體重都會下降等現象。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必須進行血緣更新,即每隔幾年應從外地
野鴨飼養新招
野鴨種類較多,目前人工馴養的主要是美國綠頭鴨。綠頭野鴨肉質鮮嫩,味美可口,脂肪較少,是傳統的滋補食品和野味佳肴。這種野鴨生長速度快,70日齡平均體重可達1.2公斤,5個月左右開始產蛋,年產蛋150枚左右。其飼養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