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特點 色澤紅亮,軟爛香甜,清涼鮮嫩,爽口沁胃,肥而不膩,糟香味濃郁。
工藝流程 原料整理→白煮→配制糟鹵→糟制→產品→包裝
工藝要點
①選料: 選用新鮮的皮薄而又鮮嫩的方肉、腿肉或夾心(前腿)。方肉照肋骨橫斬對半開,再順肋骨直切成長15cm,寬11cm的長方塊,成為肉坯。若采用腿肉、夾心,亦切成同樣規格。
②白煮:將整理好的肉坯,倒入鍋內燒煮。水要放到超過肉坯表面,用旺火燒,待肉湯將要燒開時,撇清浮沫,燒開后減小火力繼續燒,直到骨頭容易抽出來不粘肉為止。用尖筷和鏟刀出鍋。出鍋后一面拆 骨,一面趁熱在熱坯的兩面敷鹽。
③配制糟鹵:陳年香糟的制法—香糟50kg,用1.5~2kg花椒加鹽拌和后,置入甕內扣好,用泥封口,待第二年使用,稱為陳年香糟。
攪拌香糟—100Kg糟貨用陳年香糟3 kg,五香粉30g,鹽500g,放入容器內,先加入少許上等紹酒,用手邊挖邊攪拌,并徐徐加入紹酒(共5kg)和高梁酒200g,直到酒糟和酒完全拌合,沒有結塊為止,稱糟酒混合物。
制糟露—用白紗布罩于搪瓷桶上,四周用繩扎牢,中間凹下。在紗布上攤上表芯紙(表芯紙是一種具有極細孔洞的紙張,也可以用其他韌性的造紙來代替)一張,把糟酒混合物倒在紗布上,加蓋,使糟酒混合物通過表芯紙和紗布過濾,徐徐將汁滴入桶內,稱為糟露。
制糟鹵—將白煮的白湯撇去浮油,用紗布過濾入容器內,加鹽1.2 kg,味精100g,上等紹酒2 kg,高粱酒300g,拌合冷卻若白湯不夠或湯太濃,可加涼開水,以掌握30 kg左右的白湯為宜。將拌和配料的白湯倒入糟露內,拌和均勻,即為糟鹵。用紗布結扎在盛器蓋子上的糟渣,待糟貨生產結束時,解下即作為喂豬的上等飼料。
④糟制:將已經涼透的糟肉坯皮朝外,圈砌在盛有糟鹵的容器內,盛放糟貨的容器須事先入在冰箱內,另用一盛冰容器置于糟貨中間以加速冷卻,直到糟鹵凝結成凍時為止。
保管方法 糟肉的保管較為特殊,必須放在冰箱內保存,并且要做到以銷定產,當日生產,現切再賣,若有剩余,放入冰箱,第二天清洗糟鹵后放在白湯內重新燒開,然后再糟制。回湯糟貨原已有咸度,用鹽量可酌減,須重新冰凍,否則會失去其特殊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