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害是在冰點以上,不適宜溫度下引起的瓜果生理代謝失調。西瓜冷害的臨界溫度因品種、產地等不同,對冷害的敏感性不同。當貯溫低于西瓜適宜溫度時,易發生冷害。如豐收一號中晚熟種,在5℃以下的溫度貯藏則發生冷害。發病初期,綠色品種瓜面出現不規則較小而淺的深綠色小點,以后逐漸擴大,開始凹陷,使瓜面形成“麻子臉”狀,嚴重時瓜肉外層變軟,并逐漸向內層擴展,亦呈水浸狀,易被雜菌侵染迅速潰爛。防治方法:
(1)采前7~10天噴灑0.4%氯化鈣(CaCl2)溶液,可增加組織中正2價鈣離子(Ca2+)的含量,增強西瓜的抗逆性。
(2)在適宜的溫度下貯藏,可避免冷害的發生。如豐收一號中晚熟種,貯溫為7.2~12.5℃,抗病黑巨霸晚熟種,貯溫為5~10℃為宜。
(3)適度的干爽條件,如相對濕度65%~80%,有利控制病害。
(4)選擇適宜成熟度(八、九成熟)的西瓜貯藏,可降低對冷害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