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甲高境內,一片片綠蔭蔭吸引了筆者的眼球,走近一看,一串串青色、紫黑色的油橄欖滿掛樹梢。
自強不息 二萬人同吃一棵樹
甲高鎮深處大山,山大坡陡、道路崎嶇,廣大農戶思想不開闊,加之交通十分不便利,離縣城需2小時,所以該怎么樣致富農戶的錢帶子,一直以來是甲高鎮黨委政府最關心的問題。
雪蓮果、反季節蔬菜、養殖業……等多種產業發展,均未得到長久發展。
2007年,當地黨委政府傾聽群眾呼聲、辦群眾之所需,經過多方考察,最終在甘肅魯南成功引進30萬株油橄欖幼苗樹。
同時,甲高鎮采取“自主、自愿、公平”的原則,將30萬株油橄欖幼苗分別栽種在安家、煙山、光明等7個村。
期間,得力于廣大農戶的細心照顧,經過六年時間的辛苦培育,該鎮油橄欖終于有了起色。
甲高鎮鎮長王立根介紹:“因為品種的原因,從幼苗到成熟期經過了6年,直到2012年才有1萬余斤的收入,2013年總計收獲50噸,看到了有起色,當地老百姓的積極性增高了很多。”
凝心聚力 專心致志謀發展
截止今年底,甲高鎮共栽種1.8萬畝油橄欖,帶動安家、煙山等7個村3000余戶近2萬人種植特色產業。
目前,甲高鎮共培育鄂植8號、皮削利、來星、弗澳、阿絲府等品種。
甲高鎮黨委書記胡興建說:“今年,預計油橄欖成熟占全鎮栽種總產量的30%左右,掛果數約8000畝,預計產量在80~100噸,鮮果實現銷售額約80~100萬元之間。
“果實按照等級收購,分為一級10元,二級8元,實行最底保護價8元/公斤。”奉節縣甲高鎮安家村2社種植戶詹祥海說,收購時間從從9月下旬到12月上旬,成熟度從為紫色和黑色,一般要求成熟達到90%以上,青果一律拒收。
詹祥海告訴筆者:“我家現有油橄欖150株,今年已有40多棵樹掛滿了油橄欖,現在進入收獲期,預計今年可以創收2000余元,今年掛果的橄欖樹僅占總數的20%,但是比栽種紅苕洋芋強多了。”
今年,收購商在甲高鎮設置了大坡村委員會、安家(金峽收購點)、龍山居委會、合營村村委會、光明村村委會、鐵甲村村委會等6處設置收購點。
后勁十足 做大做強油橄欖產業
“現在,油橄欖產業在甲高鎮才算起步,特別是大戶種植比較少,沒有讓老百姓看到特色眼紅的收入。”該鎮鎮長王立根說,合理利用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渠道,助農增收。
“對于油橄欖產業在甲高鎮發展,后勁十足。”胡興建說,在未來二年內,甲高鎮擬在摩天、寨溝等村新發展1萬畝。屆時,甲高鎮種植油橄欖輻射帶動10個村老百姓參與油橄欖產業發展。
現在,該鎮主要采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下一步,鎮政府將在品種改良、生產技術落后等方面下功夫,做大做強油橄欖產業。
在未來2~3年,甲高鎮的油橄欖產業將進入盛產期,屆時甲高鎮真正實現栽下一棵橄欖樹,成活一片經濟林的效果。
據數據表明,今年,全縣共栽種油橄欖6萬畝,主要在甲高、新民、汾河、五馬等12個鄉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預計收獲200噸,市場價格鮮果每斤4元,實現銷售額160萬元,按照100斤鮮果榨橄欖油15斤,每斤榨橄欖油180元,預計實現銷售額1080萬元。
油橄欖的市場前景廣闊,規模化種植前景看好,帶動了經濟效益,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保證產業的發展,產業實現綠色轉型,帶動農民增收更有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