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樟林釋迦
樟林釋迦因主產廣東澄海樟林而得名。除澄海、潮安、饒平種植外,東莞、中山、珠海、新會、廣州郊區有湛江等地均有栽培。半落葉性小喬木,高5~6米,多分枝,枝條細軟下垂。葉互生,橢圓披針形。花單生或簇生,4月中旬至8月中旬陸續開花,但以6月上中旬開花結果為主。果實心臟形,單果重100~350克,大者達500克,果皮瘤狀突起間的縫合線明顯,成熟時易開裂;果肉淺奶黃色,甜蜜芳香,含可溶性固形物26.0%,糖16.8%,酸0.1%,每100克果肉維生素C2毫克,可食率67%。早結果,較豐產,品質優良,商品價值高。
2.虎門釋迦
虎門釋迦主產廣東東莞虎門鎮,東莞及其附近栽培。植物學特征及生物學特征與樟林釋迦相似。單果平均重208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4.8%,糖17.2%,酸0.1%,每100克果肉維生素C4毫克,可食率55%。
3.粗鱗釋迦
粗鱗釋迦為臺灣東部地區所普遍栽培。樹體大,葉片寬。果實小果數少,果皮的瘤狀突起粗大;果較大,單果平均重264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1.0%。
4.細鱗釋迦
細鱗釋迦也為臺灣東部地區所普遍栽培。樹體比粗鱗品種略小,葉片茂密,葉較小,披針形。果形略扁,單果平均210克,小果數多,果皮的瘤狀突起較細較多,排列緊密;肉質較細致,含可溶性固形物23.0%。產量較高。
如果您有更多關于釋迦的資訊想要知道,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釋迦頻道詳細了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