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R修剪法:
PCR是Postharvest Canopy Re米oval 的縮寫,即采后去冠,見上圖。目前生產上在采果后,所有結果枝在基部留兩個葉芽,其余全部剪除,容易出現黃化。一般修剪后一周,每畝施尿素50千克,澆一遍透水,約10天以后,可長出新梢,每一剪口部位只留1芽,其余抹去,并按原樹形整枝,此間,每隔10天噴一次0.3%的磷酸二氫鉀,7月中旬形成較理想的再生樹冠后,控水、控氮、增磷、增鉀,分2次葉面噴施15%的多效唑200倍,促使其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形成花芽。以后每年采果后,均按此進行修剪。
二、適度重回縮修剪法:
即按品種的生長勢進行采后去冠。對于生長勢較旺的品種,如中油5號、早紅艷以剪去2/4鮮重為宜,如果過重會出現嚴重黃化。而對于生長勢較弱的曙光、中桃紅玉則宜采用剪去3/4修剪。主要對較粗的結果枝重剪到基部。

三、先修根后去冠法:
由于旺盛生長期大量去冠,嚴重破壞了地上地下的營養平衡,根系得不到基本的有機養分而大量死亡,地上部出現黃化現象。如果在采果末期先噴葉面肥后斷根,減少根系數量,同時形成愈傷組織后(約7~10天)再去冠,勢必會減少供需之間的差距,迅速形成新的平衡。
四、預備枝更新法:
按二枝開心形整枝,株距50厘米~100厘米,行距150厘米。二枝開心形樹形的更新方法類似于“雙枝更新”,冬剪時,每行的同向枝,一主枝按正常結果修剪,另一主枝重剪到主枝基部,使其重新發芽生長,培養成下一年的結果主枝。果實采收后對已結果的主枝進行適度重剪,以不影響另一枝為準,冬剪時再將此枝重剪到主枝基部。每年輪換結果;這樣可以減少多效唑的使用和黃化現象的發生。

五、預備株更新法:
帶狀三角形栽植,株距50厘米,窄行20厘米,寬行150厘米,一邊倒樹形。冬剪時,帶內同順行的一行按結果樹修剪,另一行重剪到基部。每年按行輪換結果。注意每種方法在修剪后,立即打一遍殺菌劑,防治流膠病等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