鯡魚養殖常見病車輪蟲病防治技術
1.主要病原:能引起該病的車輪蟲有十幾種,在體表寄生的主要有顯著車輪蟲、杜氏車輪蟲。侵襲鰓的主要有卵形車輪蟲、微小車輪蟲、球形車輪蟲及小袖車輪蟲。
2.主要癥狀與診斷:病魚體表及鰓部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層黏液層;魚體消瘦,發黑,游動緩慢,呼吸困難,最后死亡。鏡檢見車輪蟲可確診。
3.流行情況:車輪蟲適宜水溫20~28℃,流行于4~7月。在鯡魚類中已發現有70多種魚患車輪蟲病。養殖的石斑魚、鱸魚、笛鯛科、鯛科等常見有車輪蟲寄生,主要危害幼魚和苗種。
4.防治方法:
預防方法:
①苗種放養前用淡水浸洗5~10分鐘,或用10毫克/升的硫酸銅溶液浸洗15~20分鐘;
②控制放養密度,保持水質良好,流行季節每月可施藥2~3次。
治療方法:
網箱養殖:①50%的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和50%的細砂混合后掛袋;②1/2500醋酸淡水溶液浸洗10~15分鐘;③3~5毫克/升的醋酸銅溶液浸泡5~10分鐘;④同時配合投喂抗生素,以防細菌感染;⑤100毫升/立方米福爾馬林淡水溶液浸泡10分鐘。
池塘養殖:①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每立方米水用藥1.0~1.2克,全池潑灑;②福爾馬林,每立方米水用藥30~50毫升,全池潑灑;③代森銨,每立方水用藥0.5克,全池潑灑;④全池潑灑阿維菌素,每立方水用藥0.04~0.06克。
5.備注:有些養殖鯡魚,如大黃魚對硫酸銅較敏感,宜根據不同品種、不同水溫、不同水質酌情適量使用,注意安全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