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鮮魚(Proehilodu::erofa),又稱巴西鰓,在分類學上是屬于脂鯉目、無齒脂鯉科、原唇齒魚屬中的一個種。該魚原產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國的湖泊、河灣和水庫等天然水域。最大個體可達5公斤,適溫范圍為9℃一36℃,是巴西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 南美鮮魚體色呈銀白色:鱗片粗糙,似海水魚。體肌以紅肌為主,口感嫩而不膩。該魚屬雜食偏植物性的魚類,飼料來源較廣” 1996年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已首次獨家引進南美鮮魚。
南美鮮魚(Proehilodu::erofa),又稱巴西鰓,在分類學上是屬于脂鯉目、無齒脂鯉科、原唇齒魚屬中的一個種。該魚原產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國的湖泊、河灣和水庫等天然水域。最大個體可達5公斤,適溫范圍為9℃一36℃,是巴西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 南美鮮魚體色呈銀白色:鱗片粗糙,似海水魚。體肌以紅肌為主,口感嫩而不膩。該魚屬雜食偏植物性的魚類,飼料來源較廣” 1996年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已首次獨家引進南美鮮魚。
南美鯡魚 (Prochilodusscrofa)學名小口脂鯉 ,又稱巴西鯛 ,屬脂鯉目無齒脂鯉科 ,原產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 (Parana )與巴拉圭河 (Paraguay)水系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巴西等國的湖泊、水庫等 ,是巴西的主要淡水魚類之一。我國 1 996年從巴西引進 ,并于 1 998年 6月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首次在國內獲得人工繁殖成功。南美鯡魚外形美觀 ,口感細嫩 ,有海水魚的肉質 ,是魚中之上品 ,深受消費者青睞。有關南美鯡魚的生物學特性及養殖技術已有報道[1~ 3 ] ,但對其營養成分分析及營養評價尚缺乏資料。本文通過對南美鯡魚含肉率測定、肌肉生化成分分析 ,并對其品質、營養價值作出初步評定 ,旨在為南美鯡魚配合飼料的研制提供理論依據。1材料與方法材料魚取自廣西水產研究所當年自繁養成的 1齡魚 ,共 6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