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鯡魚魚虱主要病原:東方魚虱、混淆魚虱、多刺魚虱等。
2.主要癥狀與診斷:蟲體寄生在鯡魚的體表及鰓上,肉眼可見。病魚不安,狂游,或于水面作跳躍式快速游動。肉眼觀察及結合鏡檢可確診。
3.流行情況:該病流行地區廣。從我國南至北均有分布,尤以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為甚。常引起大批魚種死亡。在我國南方地區,魚虱全年均可產卵,一年四季均有流行。江浙一帶4~10月,長江流域每年6~8月為流行盛期。魚虱對宿主無嚴格的選擇性。
4.防治方法
咸淡水池塘養殖:
①生石灰帶水清塘,畝用量125~150千克;
②0.25~0.50毫克/升的晶體敵百蟲(晶體90%)全池潑灑;
③1~2毫克/升的粉劑敵百蟲(粉劑2.5%)全池潑灑;
④全池潑灑10.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適用于小水體;
⑤用楊梅枝、馬尾松、樟樹枝葉各1.5~2千克,扎成1捆,分別插在塘中,每天移動一次,可治療此病;
⑥每立方米水體魚池用新鮮帶葉松枝35克左右,扎成數捆,放入魚池中,對此病有一定療效。
海水網箱養殖:
①300毫升/升的福爾馬林淡水溶液浸泡5~15分鐘;
②10~20毫克/升的晶體敵百蟲淡水溶液浸泡病魚10~15分鐘;
③使用無敵水0.5~1.0毫升/升藥浴10~20分鐘,連續三次為1療程。用多少個療程?
5.備注:使用敵百蟲時,注意觀察病魚的游動情況。如反應劇烈,應立即把魚放回養殖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