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蝦的技術現在越來越被廣泛的流傳了,而且也已經趨向成熟了,很多人采用稻田養蝦的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而且一田兩用的方法,可以把田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稻田養蝦投種需注意事項
一、蝦種放養時間。當稻谷收割后,應立即進水放蝦種。投放時間一般為9月下旬。養蝦稻田稻谷的收割應以機械收割為好。這是因為機割一是收獲快,有利于搶時間早投蝦種;
二、是有利于稻草返田,機割隨割隨脫粒,并將稻草均勻地散放于稻田中,有利于小龍蝦在稻田中展開;
三、是機割留茬高度較一致(要求留茬40-50),有利于控制稻田蓄水深度。
當稻谷收割后,應立即進水。灌水深度以田面達到 30cm 左右為宜。進水時,應用密網過濾,嚴防敵害生物進入。稻田蓄水后,應及時投放蝦種。
蝦種放養密度及投放方法
一、蝦種放養密度:稻田放養克氏螯蝦,可以放養不同規格的蝦種;
①將克氏螯蝦親蝦直接放養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如是第一年養殖一年以上的稻田,可投放每只30g左右的親蝦15 -25kg/畝,如是養殖一年以上的稻田,則只需投上述規格的親蝦10-20kg /畝;
②直接以市場收購或人工捕捉的克氏螯蝦幼蝦進行放養,一般規格為每公斤250-600只,如是第一年養殖,每畝投放1-1.5萬只,如是養殖一年以上的稻田,每畝投放0.8-1萬只;
③放養當年人工繁殖的蝦苗,一般規格為2 -3cm,體重1 -2g,如是第一年養蝦田,每畝放養1.5-2.5萬只,如是養殖一年以上的稻田,每畝投放1-1.5萬只。
二、蝦種投放方法:克氏螯蝦在放養時,在注意蝦種質量的同時,同一塊田應放養同一規格的蝦種,放養時一次放足。由于克氏螯蝦在放養時,個體都有不同程度的體表損傷,因此在投放之前應進行蝦體消毒。如是從外地購回的蝦種,由于采用干法運輸時,因離水時間較長,有些蝦甚至出現昏迷現象,放養前應將蝦種在稻田浸泡1分鐘,提起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復2-3次,讓蝦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份后再放養,可有效提高蝦種的成活率。

蝦種放養應注意事項
1、稻谷收割后,應嚴禁雞、鴨、牛等畜禽進入稻田,以確保稻田內保存較豐富食物,防止病菌進入稻田。
2、應力爭早投種。一旦稻谷成熟,就應及時收割,及時灌水,及時投放,如是第一年養蝦的稻田,由于稻田改造建設需要時間,投放時間可能延遲,因此,不宜投放親蝦蝦種,應以投放稚蝦或幼蝦為宜。
3、投放蝦種不宜過于集中,應在稻田內分點均勻投放,避免導致局部水體嚴重缺氧而引發蝦種窒息死亡。
4、投放時間應選擇在早晚或陰雨天投放,避免在陽光強烈和高溫時投放。

蝦的生長環境
蝦游泳和魚大不相同,魚擺動尾鰭就可以向前游動了,而蝦沒有魚那樣的尾鰭,只有一個尾巴和許多小腿,那么它是怎樣游泳的呢?蝦也有它的“高招”。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它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后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后躍動,速度十分快捷。也有的蝦不善于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呼吸與循環對蝦的鰓位于背甲兩側形成的鰓室內,鰓室前后及腹面和外界相通。鰓多呈羽狀,共25對,著生在胸部側壁或胸肢基部,表皮極薄,血流通過鰓時進行氣體交換。鰓室內有顎舟片不斷擺動,使新鮮水流由后面和腹面進入,向前流出。循環系統為開管式。心臟為扁的多角形肌肉質囊,位于頭胸部背側的圍心竇內,心孔4對,兩對在背面,一對在后端兩側,另一對在心臟腹面近后端處,有瓣膜控制血液流向。

雖然說稻田養蝦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大家可以放心采用,但是它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在養殖的過程中要盡量規避掉不必要的風險,才能把利潤做大最大化,才能花最少的功夫創造出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