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類、蟹類均為肉質細嫩,口味鮮美,營養豐富的海產品。除食用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接下來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下螃蟹的食療價值及醫用價值。

螃蟹的營養成份
每100克營養成分:能量103千卡;蛋白質17.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2.3克;膽固醇267毫克;維生素A389微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黃素0.28毫克;煙酸1.7毫克;維生素E6.09毫克;鈣126毫克;磷182毫克;鉀181毫克;鈉193.5毫克;鎂23毫克;鐵2.9毫克;鋅3.68毫克;硒56.72微克;銅2.97毫克;錳0.42毫克

螃蟹的食療作用
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螃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濕退黃、利肢節、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于淤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螃蟹的醫療功用
性味:咸、寒、有小毒。歸經:入肝、胃。
功效:養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絡,解結散血。
主治:全蟹可治胸中邪氣,郁結瘀血,筋骨傷折,斜面腫;煮酒食之治產后肚腹痛,惡露不下;蟹殼治漆瘡。適宜跌打損傷、筋斷骨碎、瘀血腫痛、產婦胎盤殘留、孕婦臨產陣縮無力、胎兒遲遲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好;
《隨息居飲食譜》:蟹,甘咸寒,補骨髓,利肢節,續絕飭,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爪可催產,墮胎。《本草經疏》:跌打損傷,血熱瘀滯者宜之。
《本草衍義》:此物極動風,體有風疾人,不可食。《本草綱目》:蟹不可同柿及荊芥食,發霍亂,動風。《本草經疏》:脾胃寒滑.腹痛喜熱惡寒之人,咸不宜服。
《本經逢原》:蟹與柿性寒,所以二物不宜同食,令人泄瀉,發癥瘕。
《隨息居飲食譜》:蟹,多食發風,積冷,孕婦及中氣虛寒,時感未清,痰嗽便瀉者,均忌。反荊芥,又忌與柿食,誤犯則腹痛吐利。《別錄》:蟹爪主破胞墮胎。
《本草綱目》:蟹爪墮生胎,下死胎。

螃蟹的食用禁忌
平素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腹痛隱隱、風寒感冒未愈、宿患風疾、頑固性皮膚瘙癢疾患之人忌食;月經過多、痛經、懷孕婦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螃蟹是很多人愛吃的美味佳肴。但是螃蟹如果和一些食品混吃就會引起不良反映。例如:柿子、茶、花生、冷飲、泥鰍、梨、香瓜等。
【特別提醒】:忌吃生蟹、忌吃死蟹、忌吃久存熟蟹、忌食用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