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閘蟹養殖一旦發病盡量使用消毒劑,少用抗生素類藥物。消毒劑在育苗或養殖期前后均可使用。消毒劑與抗生素類藥物比較,它具有經濟方便、作用譜廣、對細菌等病原體不易產生耐藥性等諸多優點,如果使用得當,可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2.選用抗生素類藥物要適當。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自己的作用譜和理化特點,不同的病原體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區別。在河蟹養殖中,尚沒有蟹池細菌對不同抗生素藥物敏感性的詳細資料。根據經驗,土霉素可常規使用。總之,切不可濫用藥物,濫用藥物不僅降低治療效果,還使河蟹產生耐藥性而影響治療。
3.大閘蟹養殖一旦發病用藥劑量要足,用藥時間要足夠長。很小劑量的藥物治病,不但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且會產生深遠的危害。細菌經常處于低濃度藥物的環境中,容易發生變異而產生耐藥性,這將為進一步控制疾病帶來困難。在藥物的實際使用中,由于水中有機物和無機鹽的影響,許多藥物的藥效會降低,同時,使用藥餌時,一部分藥物可因餌料的散失而丟失,如果本來用藥劑量就不足,那么很難徹底治愈疾病。
用藥時間過短或不規律,也是治療效果差和產生耐藥性的重要原因。一次用藥可殺滅一批病原體,但仍有部分病原體存活下來,如果不繼續用藥,那么幸存者的病原體又可以迅速繁殖起來。因此,用藥時間的掌握十分重要。一般幼體藥浴至少需要2~3小時;投喂藥餌以1~2周為宜;如果要更換藥餌種類,則一種抗生素藥餌的連續使用時間不應少于3天。
4.大閘蟹養殖一旦發病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選擇一些作用特點相互補充的藥物,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同時或交替使用,往往比單一用藥效果更好。每種藥的使用劑量可適當減少一些,從而減少了產生毒副作用的機會。但要注意避免同類抗生素一起使用,因為有些抗生素一起使用會變相增加藥劑量,而有些抗生素類藥物之間有彼此相減的作用。一般而言,抗生素與消毒劑一起使用不會影響藥物劑量,聯合使用效果比較好。
蟹病的治療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藥物治療只是諸多方法中的一個。許多情況下,采用換水等改善生態條件的方法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總之,藥物處理只是最后不得已才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