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金香已進入一年中最忙的工作狀態。南美白對蝦開始大量成熟上市,當地養殖戶排著隊找他收蝦。
作為汾湖星誼青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年僅35歲的金香不僅打造了一條從蝦苗、飼料、生物制劑、冷凍和銷售的產業鏈,而且還帶動當地農戶一起致富。
憨厚小伙遇“伯樂”試水白對蝦速凍行業
金香,一個皮膚黑黑的憨厚小伙,他高中畢業參軍,2000年退伍回鄉打工。金香的青少年時期,與同鄉其他小伙并沒有不同。后來,他積極響應村里號召,回家當起了村黨總支副書記,服務地方發展。雖然收入少了,但心里很滿足。
星誼村河道縱橫,有養殖水面3650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大多數人以水產養殖為生。腦子活絡的金香一邊在村里工作,一邊開了家水產養殖飼料店,并將村民養殖的南美白對蝦信息掛上網,尋找銷路。
一名遠在甘肅的老板看到信息后,不遠萬里從蘭州趕來考察。不僅對蝦的品質贊不絕口,而且還敏銳發現,當地白對蝦速凍這一行當還處于空白。
“當時,那老板問我有沒有膽量自己干,建個速凍加工廠,”金香回憶說,“自己掰指一算,廠房加設備最少投入200多萬元。哪來那么多錢?”
老板看出了金香的心思,答應入股10%,并成為金香的簽約客戶,全力支持金香。
踏準市場節拍82名社員緊跟
2007年下半年,金香的速凍加工廠在星誼村建成投用。那一年,正趕上當地南美白對蝦大豐收。
供大于求,蝦價大跌還找不到銷路,當地養殖戶急得團團轉。這時,金香成了他們的“救星”。“當時,我給出的收購價格是每斤7.8元,雖然高于市場銷售價格,但我覺得把這些蝦凍起來后能值這個錢。而且,這個價格已經跌破每斤10元-12元的歷史最低位。”
那一年,金香一共收購了120多噸蝦,賒了200多萬元。
2008年2月,市場終于應驗了金香的預測,凍蝦價格從年前的每斤10元左右一下漲到了20元左右一斤。在冷庫里多存了2個月,金香多賺了100多萬元。
踏準了市場的節拍,金香的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地有名的“蝦老板”,村里的星誼青蝦養殖專業合作社也壯大成為一個擁有82名社員的大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