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嗑瓜子在門牙上留下一道豁口,沒想到啃螃蟹時一用力,牙齒沿著豁口裂成兩半。昨在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愛牙日”義診現場,27歲的小肖趕來求助。
小肖是一名專職媽媽。因為從小喜歡嗑瓜子,她左側門牙出現一個V形缺口。到了大學,這顆牙齒逐漸發黑,同時她開始對冷熱酸甜異常敏感。上周,小肖和朋友相約吃螃蟹,盡管已經十分小心,但門牙還是在咬蟹鉗時,咯崩一聲裂成兩半。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數字口腔中心主任王虎中說,“瓜子牙”實際上叫牙體缺損,絕大多數因嗑瓜子、松子等炒貨引起,因此得名;“瓜子牙”多見于30歲—40歲的女性,但修補的人幾乎沒有。
長期用門牙嗑瓜子,會使牙釉質過度磨損出現豁口。牙釉質厚度約3毫米,一旦豁口接近這個深度,細菌就可趁虛而入,引起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因此,“瓜子牙”最初只是個美觀問題,隨著缺損的深入可引起牙髓炎,導致牙隱裂、齲齒或牙齒脫落等。
他提醒,應避免長期用固定位置嗑瓜子,已經出現“瓜子牙”者可以用樹脂材料封填,避免進一步磨損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