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沙丁魚屬在1齡或2齡開始性成熟,春、夏季為生殖期。懷卵量隨種類和個體大小而有變化,多半在10萬粒以下。卵球形,浮性,成熟卵徑約0.6~0.9毫米,初仔魚長約2.3毫米。
遠東擬沙丁魚是沙丁魚中產量最高的魚種。分布于日本近海,可分為4個群系,即太平洋群系、日本海群系、足褶群系和九州群系,其中以前兩個群系較大。
遠東擬沙丁魚的產卵場位于日本諸島的近海,黑潮和沿岸水交匯的海域,但各海區、各群系的資源量及主要產卵場位置時有變化。懷卵量通常為27000~84000粒,產卵適溫12~19℃。生殖在半夜進行。在17.5℃水溫下,受精卵經56小時化。化期和仔魚期的死亡率甚高,受精卵在化時已死亡70%,到受精后約50余日(仔魚全長約17毫米)時存活率不到1‰。仔、稚魚期主要攝食橈足類的無節幼蟲。稚魚至幼魚期逐漸增加植物性餌料(硅藻等),但主要餌料還是浮游動物。在產卵場附近索餌生長的幼魚長大到8厘米以上時于夏、秋季(6~10月)北上進行索餌洄游,秋季北方水冷,又逐漸南下。2齡達到性成熟,體長約212毫米,體重約11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