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鰻苗從捕撈地點到收購站,或長距離運輸的中轉過程,都必須通過暫養。
最簡單的暫養方法,是在水流暢通的河流中,打上4個木樁,將聚乙烯網布制成的網箱上下四角掛在木樁上,鰻苗即可放在網箱內暫養。但要注意河水的漲落及網箱受風浪的影響。
如果是海邊撈來的鰻苗,還需要通過海水和淡水混合暫養一段時間,使它逐漸適應淡水環境后再進入淡水暫養。
一般鰻苗收購站及中轉站是用水泥池進行暫養的。鰻苗可以直接暫養在水泥池中,也可以在水泥池里放網箱暫養鰻苗。水泥池的面積一般15平方米,深1米,最大的有200平方米。池中有噴水、增氧裝置,并設有注排水設施,以便及時更換新水。在初春階段,為防止鰻苗受凍,應將篷布蓋于水泥池的上面,或用塑料薄膜保溫;氣溫高時,噴水或更換池水,以防鰻苗缺氧浮頭。
網箱的大小各地不一,有的網箱規格為140厘米×80厘米×60厘米,網箱架用木料制成,每箱可暫養鰻苗4~8千克。有的網箱大小就是按池的大小而設計的。
在鰻苗暫養的管理上,除了每天洗刷網箱里的污物外,鰻苗暫養2~3天就需要更換網箱,換箱時,把鰻苗撈出放入已換取新水的網箱里。然后將舊水池進行徹底清洗,以備下次更換用。
在育訊旺季產的早期苗,體壯質優,一般每千克5000~7000尾,由于當時水溫較低,鰻苗活動力弱,消耗小,暫養半個月以上成活率仍達99%。
晚期鰻苗體質較弱,一般每千克8000~10000尾,由于此時水溫高(18~20℃),活動性強,消耗大,容易瘦弱。暫養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暫養1~2天就要運出。若暫養時間過長,鰻苗黑瘦細長,活動力極弱,不耐運輸,成活率極低。當水溫達到12℃以上時,鰻苗易得水霉病,運輸和搬運時要謹慎細心。
目前,因出口需要建造的水泥池,采用室內低溫暫養,溫度控制在6~8℃,溶氧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這種情況下,每平方米能暫養鰻苗7~8千克,暫養時間可以延長,不會得水霉病,成活率較高。
當水溫達到20℃時,各地運來的晚期苗需逐漸降溫入暫養池。降溫的方法兩種:一種是將運來的鰻苗先放在與外界水溫差不多的池里,然后將池水溫度慢慢冷卻到6~8℃;另一種是分級降溫暫養,每級溫差不超過5℃,若溫差過大,鰻苗易凍傷死亡。暫養池水溫不得低于4℃,否則鰻苗容易死亡。
當外界水溫較高時,黑仔鰻在室內暫養池暫養的水溫與鰻苗暫養的水溫則有所不同。黑仔鰻在高溫季節暫養時,以水溫調節到18℃左右較合適,并且要采取逐漸降溫的方法,一般每隔半天降低水溫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