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蝦在交尾后不久(一般為30天左右)開始產卵。產卵一般在夏季高溫季節,卵自生殖孔排出,與貯精囊中排出的精子相遇而受精。龍蝦的懷卵量在1500—7500粒之間,卵徑約0.5毫米。產卵時用步足撕破精蟲塊,促使精卵結合而受精,并隨即將卵(受精卵)附著于腹下的游泳肢上。
受精卵互相密接,外覆以內外兩層卵膜,剛產出的卵塊為鮮紅色。龍蝦卵屬均黃卵,有卵柄,具粘性,卵子呈圓球形,卵徑約0.5—0.45毫米。受精后的卵逐漸變成粽黃色,然后變為粽色,至孵化前變為淡的色澤。
龍蝦卵孵化所需時間的長短,與水溫高低有密切關系。在平均水溫21.4℃時,約經50天孵化,平均水溫在29.9℃時,15—20天便可孵化。
一般在5、6月份開始孵化。當幼體行將孵出的剎那間,親蝦作垂直方向急速游向水面。隨即轉頭向下,以尾扇擊水發出響聲,幼體即破殼而出。
開始時均勻地散于水的表層,然后徐徐向四周游散。剛孵出的幼體稱葉狀幼體,經過3—6月,約蛻皮14次,最后變成一個長約2.54厘米的小龍蝦,再經過2—3次蛻皮,才略顯出其美麗的色彩。
龍蝦需經蛻殼才能長大,蛻殼一次約可增大5%—15%。蛻殼時舊殼先從頭胸甲和背甲之間裂開。新的軀體自此蛻出,約經3—7天,外殼才完全硬化,花紋、彩色才開始呈現出來。
以上是為農村創業網大家介紹的錦繡龍蝦養殖的孵化技術,望您能了解農業一些知識,擴大您眼界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