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角蛤蜊苗種是指1歲以內和殼長2厘米左右的貝苗。采捕季節應在春冬、初夏或秋季。采捕方法可用腳踩或耙子耙,貝苗受踩受耙露出灘面而拾之。
運輸日期應根據當時氣溫高低,在耐干范圍內運到,運輸中最理想的是用筐或草包裝運,切忌連蛤帶水堆積在船倉內,以免造成大量死亡。
養殖場地應選擇底質以細砂或泥砂為主(含砂量在60~80%)、風浪較小,平坦、穩定的中低潮區海灘。場地選好后應進行平整除害,用高0.5米左右的化學纖維網片把整個養殖地圍起來,較大的養殖場地還應再用網片隔開,分為若干小區,以免四角蛤蜊移動時堆積在場地一端。
幼貝放養密度應視養殖目的和海區狀況而定,屬于暫養的,密度可大一些。一般養成中投放殼長2厘米的幼貝(每千克500個左右)時,每畝可控制在500~700千克。
播苗可在潮水退出灘面時進行,將幼貝均勻地撒在灘上。亦可在漲潮時用船裝運幼貝至預先插好標記的灘涂上均勻撒播。養成期要防災、防害、防逃。大風暴雨之后要檢查攔網情況,若四角蛤蜊因風浪翻滾成堆應及時疏散。
對養殖區內的敵害性螺類、魚類、蟹類和鳥類要經常采捕或驅趕。一般春天播放體長2厘米的幼貝,秋后體長可長至3厘米。四角蛤蜊長到3厘米左右便可收獲。除繁殖期外,其他時間均可采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