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黑魚池塘及水深的選擇,經過多年養殖經驗可知,養殖池塘面積一般為1-3畝為宜,太大管理不便。水深1.5-1.8m最佳,水太淺,水體的容載量較小,水太深,水體底部水溫不宜升高。
②黑魚池塘及魚體消毒,池塘在放養魚苗前半個月要采取干塘消毒,每畝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清塘。且要殺死或捕完陳年黑魚,以防對幼苗造成傷害。
魚苗在放養前,體表可能會受傷,有病菌感染,所以也要消毒后下塘,即魚體可用3%-5%的食鹽水浸潤10-15min,也可用15g/m³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潤10分鐘左右。
③黑魚苗種的選擇及投放,若是放養隔年魚苗,可在3-4月,放養規格一般在110-150g,長度在16-20cm的魚苗,放養3000—5000尾。如果放養規格基本一致,下塘后則不需篩選分養,經6-8個月的養殖,當年即可上市。
若是放養當年魚苗,可在6-7月放養30-50g,長度3-5cm的魚苗,可放養5000—7000尾,但要經過2-3次篩選分養,避免自相殘殺,來年可以達規格上市。
④黑魚防逃及基礎設施,黑魚擅長跳躍、喜逆水流游動,因此,池塘進排水口要有防逃措施,塘四周設籬笆或網片,還需水泵、增氧機等其它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