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溫:蛤仔屬于廣溫性的貝類。在自然海區中,水溫在0~36℃范圍內,均能適應。當水溫為5~35℃時,生長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長最快。
蛤仔的適溫上限為43℃,當水溫升至44℃時,死亡率達50%;當水溫升至45℃時,則全部死亡;而當水溫下降到0℃時,鰓纖毛停止運動,攝食停止;當水溫下降到零下2~3℃時,經3周,死亡率達10%。
2.鹽度:蛤仔對海水比重的變化,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比重為1.004~1.027時,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為1.015~1.020時生長最好。
在河口附近而又沒有防洪堤的內灣養殖區,常伴隨著山洪暴發而發生蛤仔大量死亡的現象,這不僅是因為海水比重的急劇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帶來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長時間處于混濁狀態,影響了蛤仔的呼吸和攝食的緣故。
3.溶解氧:蛤仔在溶解氧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滿足蛤仔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嚴重污染,**毫克/升以下達10天左右,就會導致蛤仔死亡。
4.耐干旱能力:生活于潮間帶的蛤仔,耐干旱能力較強,耐干出時間與蛤仔個體的大小、氣溫高低以及是否通風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