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高密度養殖帶來的困擾,化州地區今年普遍放苗密度在1000~2500尾/畝,往年是2000~3000尾/畝,有水底增氧設備的會放到3000~3500尾/畝。放苗密度會考慮2個因素,一是養殖戶的條件,二是看品種。
據調查了解,今年由于高溫天氣,化州地區魚苗死亡厲害,死亡率在10%~50%。“今年平均畝產量不到2000斤,因為高溫季節死魚太多了,死亡率達到50%,有些甚至達到70%;若死亡不嚴重的情況下,應該能達到3000斤/畝。”化州養殖戶兼苗場老板陳觀養對今年這種情況顯得很無奈。
化州福壽魚料經銷商陳過江表示今年這種情況也實屬罕見,“我自己養魚十幾年了,有100多畝魚塘。今年7、8月份高溫天氣的時候,死苗很厲害,達50%,少的也有10%左右。不光是魚苗死的厲害,大魚也死了。這是我養魚這么多年以來,死魚最多的一年。”
“從整個區域上看,平均死亡率大概在10%左右,個別客戶可能因為場地問題、不注意增氧等,魚苗死亡嚴重一點,如果注意到細節,不會出現死亡率50%這么嚴重的情況。”某大型飼料公司負責人王總(化名)對于今年養殖情況分析。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魚苗養殖場場長崔耀進、化州海龍、澳華飼料經銷商李老板和海榮飼料銷售經理謝權也表示有不少客戶因今年的高溫天氣受到嚴重損失。
為了彌補損失,死魚嚴重的養殖戶補進秋苗相對較多一點,而損失較小的養殖戶,因為魚價影響,今年秋苗較往年拿的少很多。
陳觀養表示,“今年賣的魚不多,主要是3、4月份的苗,春苗占了70%~80%,存塘量也不多。秋苗放養較去年多一些,因為高溫死魚太多了,若是以往,死魚不嚴重情況下,一般不拿秋苗。”陳過江也表示,為了彌補今年的損失,也放了秋苗,期待明年能扳回成本。
但總整體上看,秋苗的需要量并不多。“因為目前化州地區存塘量還比較大。雖然7、8月因為高溫,死苗在10%~20%,拿秋冬苗的少。”謝權跟記者介紹道。
現在化州地區1斤以上福壽魚的塘頭價在3.8~3.9元/500g。由于投料積極性參差不齊,魚的規格差距也很大,幾乎不投料的規格為50~100g,投料少的有250g左右。
據了解,化州有4個福壽魚加工廠,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當地的部分養殖戶卻不愿意賣魚給加工廠。“本地加工廠的收購價比來塘頭收購的還要低,我們肯定會選擇價錢好一點的,至于塘頭收購再賣去哪里,我就不清楚了。”陳觀養繼續跟記者說道。
對于這種情況,王總對記者分析道,“加工廠絕對也是會收本地魚,但由于整個中國福壽魚的出口在國際上受到影響。出口量下降的影響,導致中國所有加工廠沒有能力承受去收購太多的魚,收購回來的魚無法出口也無法內銷,是虧本的。所以他們去塘頭的收購價很低。往年并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