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有在淡水中生活、成長、到通海的河口和淺海繁殖的生活習慣,每年秋天西風一響,性成熟的河蟹便離開平時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產卵。即使沒有入海條件的大水面,河蟹“生理成熟”的需求也會盲目登陸逃跑,所以要及時做好打撈工作。除此,還要提供充足餌料,防餌料不足外逃;提供良好環境,防環境不良外逃。

一、及時捕撈,防止生理成熟外逃
河蟹有在淡水中生活、成長、到通海的河口和淺海繁殖的生活習慣,每年秋天西風一響,性成熟的河蟹便離開平時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產卵。即使沒有入海條件的大水面,河蟹因“生理成熟”的需求也會盲目上岸逃跑。所以,要及時做好捕撈工作。
二、提供充足餌料,防餌料不足外逃
螃蟹的食性很雜,但是喜歡吃動物性餌料,也喜歡吃水草等植物性餌料。水體中幼苗投入過多,天然餌料供應不足的話,螃蟹就會尋找食物逃走,所以在幼苗投入時必須分析水域中的餌料資源,做到合理地放養密度。
三、提供良好環境,防環境不良外逃
水草對河蟹的重要性如下:
1、直接作為餌料。
2、間接提供餌料:水草豐富,小魚蝦、底棲動物多,容易被螃蟹捕食。
3、能為螃蟹提供隱蔽、溶氧豐富、炎熱時降溫等良好的生活環境。
4、防逃措施:
(1)投入苗種時,首先放入網箱或網箱暫時飼養幾天,適應新的水環境,開箱取下網,螃蟹進入湖中自由活動。
(2)如果沒有或者很少有水草,人工移植苦草、水花生等,也可以用稻草、枝葉等人工“蟹巢”,供蟹隱藏。
四、設置燈源,防燈光誘發外逃
螃蟹具有很強的趨光性,甚至可以達到不顧被捉的危險而向燈火處爬去。因此,大水面上的河蟹逃往周圍的村鎮、工廠礦、農舍的現象很普遍。在水域的中心水面上1米左右,設置幾個強烈的燈光,可以抵消外部燈光的誘導,光線強的話,不僅可以避免逃跑,還可把爬上岸的蟹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