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霧種植之炭疽病的癥狀
主要為害果實,有時也為害枝條。果實染病初生略凹陷的紅色小點,逐漸擴展成褐色,后病部呈明顯的水浸狀凹陷,中央產生許多輪紋狀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濕度大時溢有粉紅色至橘紅色黏稠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團。病情嚴重時多數病斑融合成大斑,有的破裂。枝條染病產生褐色凹陷斑,病部也生黑色小粒點。葉片染病產生黃褐色干枯小病斑,形狀不規則。
蓮霧種植之炭疽病的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蓮霧染病葉片脫落后,在枯葉上產生有性態,遇水噴出子囊孢子,侵染蓮霧葉片、枝條或果實,臺灣南部11月~翌年4月為旱季發病較少,4~6月進入雨季,梅雨多,有利于病菌傳播蔓延,發病較重。
蓮霧種植之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強蓮霧園管理。注意清除病落葉、病果及病枝,集中燒毀以減少菌源。
(2)發病初期及時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600倍液、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53%腐絕快得寧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56%貝芬硫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