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幼兒為食物過敏高發(fā)人群,牛奶是最為常見的過敏原。專家提醒,純母乳喂養(yǎng)4個月以上,有助于降低2歲內兒童特應性皮炎及牛奶過敏的累積發(fā)病率。
小元剛出生體重3.2公斤,主要喝配方奶粉。3個月大時,小元與同齡孩子相比顯得瘦小,臉色蒼白,經常生病。隨著喂奶量的增加,小元經常哭鬧,甚至拒絕喝奶,頭皮和臉部還出現(xiàn)紅疹,大便時稀時干,夜間常無法睡好。雖然換了很多種奶粉,但情況仍沒改善。醫(yī)生在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檢后,給小元做了過敏原檢查,發(fā)現(xiàn)他對牛奶蛋白過敏。
泉州市兒童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石潤海介紹,食物過敏是指特異性免疫反應引發(fā)的食物相關不良反應,患者在食用特定的食物時反復出現(xiàn)過敏。食物致敏原是食物中的特定成分,如食物中的某些蛋白被抗原特異性免疫細胞識別并激發(fā)免疫反應。牛奶、雞蛋、蝦、蟹、豆類、堅果等為常見的過敏食物。
“所有的牛乳蛋白都是潛在的過敏原。”石潤海說,75%牛乳蛋白過敏的患者對幾種蛋白都致敏。大多數牛奶蛋白過敏嬰兒在1月齡之內就會出現(xiàn)癥狀,牛奶蛋白過敏表現(xiàn)為一個或多個癥狀,包括由于腹瀉或反流、嘔吐所致的發(fā)育不良,拒奶、中到大量的便血所致血紅蛋白降低,蛋白丟失性腸病等。
預防牛奶過敏,提倡純母乳喂養(yǎng)至少4個月,有助于降低2歲內兒童特應性皮炎及牛奶過敏的累積發(fā)病率。建議不要為早于4月齡的兒童添加其他食物,否則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石潤海說,治療牛奶蛋白過敏的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時給予低過敏原性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治療,以提供寶寶生長所需的能量及營養(yǎng)。氨基酸配方和深度水解配方對牛奶蛋白過敏有治療作用,部分水解配方對牛奶過敏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嬰幼兒對某些食物過敏,不代表終身不能吃這些食物。80%—85%的牛奶、雞蛋過敏兒童3歲時可獲得免疫耐受;花生、魚、大豆、堅果等過敏持續(xù)時間較長,嬰幼兒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方可獲得免疫耐受;如果嬰幼兒對多種食物過敏,則不易獲得免疫耐受,或者獲得耐受需要的時間延長,比如要5歲甚至更大才可獲得免疫耐受。
如果您有更多關于牛奶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chuàng)業(yè)網站牛奶頻道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