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鰻池通過一段時間的飼養,密度增大,而鰻病也較幼鰻為多。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海鰻池的日常管理歸納起來就是一勤、二早、三看、四防。
一勤:就是勤巡塘。每天3次,凌晨巡塘注意海鰻有否浮頭,中午巡塘注意海鰻吃食后情況,晚上巡塘注意有否浮頭先兆。
二早:就是早放養、早開食。提倡隔冬放養,開春后隨時注意海鰻有否上食場覓食的現象,及時給予飼料試喂。
三看:就是看吃食、看水色、看天氣。看吃食主要是看海鰻在食場吃食是集中還是散亂,是否在搶食或有無吐食現象,是否頂水流游動,要究其原因,調整投飼量或采取對策;看水色主要看池水水色變化,了解浮游生物變化情況,決定換水量及引種等其他措施;看天氣主要是預測變化趨勢,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四防:就是防嚎、防病、防逃、防水變。防嚎就是防海鰻缺氧浮頭;防病就是防止鰻病,如發現海鰻攝食量降低且有離群散游或見死鰻現象,要檢查研究病況,采取防治措施;防逃就是防止逃鰻;防水變就是防止池水變惡。
具體說,海鰻池日常管理除了做好投飼工作外,還應做好包括水質管理、增氧機的使用及管理、鰻病防治、工具保管和維修等管理工作。
所有養鰻工具要有保管室專人保管,建立保管制度。鰻池要定期檢查進排水設施,過濾設施及池壁等是否損壞或漏水,發現問題及時維修,防止海鰻乘隙逃逸。
建立鰻池檔案主要包括鰻池基本狀況及日常管理情況,海鰻發病及治療情況,分養及出口暫養情況等。鰻池檔案應由專人負責記載,每天把當天的情況匯集并登記上冊。
這樣既便于各階段生產、出口計劃的安排,又能通過檔案記載總結成功經驗,找出失敗的教訓,對發展科學養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成品海鰻養殖池的日常管理技術的介紹,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