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菜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世界性頑固害蟲,在達縣,主要危害蔥、豇豆、蕹菜、蘿卜、白菜、萵筍、甘藍、四季豆等作物,以百合科蔥類危害損失最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我縣分蔥上呈間歇性暴發成災。重害地可將蔥葉全部吃光,嚴重影響了蔥農的經濟收益。為摸清該蟲生物學特性,科學指導防治工作,減輕危害損失,1998年以來,作者在縣內分蔥產區對其生物學特性及防治進行了系統觀察和研究。
甜菜夜蛾的形態
幼蟲體色變化很大,有綠色、暗綠色、黃褐色、黑褐色等,腹部體側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呈粉紅色。成蟲晝伏夜出,有強趨光性和弱趨化性,大齡幼蟲有假死性,老熟幼蟲入土吐絲化蛹。
成蟲
體長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體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緣外方有腎形斑1個,內方有圓形斑1個。后翅銀白色。
卵
圓饅頭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狀的隆起線。
幼蟲:體長約22毫米。體色變化很大,有綠色、暗綠色至黑褐色。腹部體側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的帶粉紅色,帶的末端直達腹部末端,不彎到臀足上去。
蛹
體長10毫米左右,黃褐色。

甜菜夜蛾的防害
發生規律、危害特點:嚴重時,可吃光葉肉,僅留葉脈,甚至剝食莖桿皮層。幼蟲可成群遷移,稍受震擾吐絲落地,有假死性。3~4齡后,白天潛于植株下部或土縫,傍晚移出取食為害。一年發生6~8代,7~8月發生多,高溫、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紋夜蛾混發,對葉菜類威脅甚大。
防治要點
1)結合田間管理,及時摘除卵塊和蟲葉,集中消滅。
2)此蟲體壁厚,排泄效應快,抗藥性強,防治上一定要掌握及早防治,在初卵幼蟲未發為害前噴藥防治。在發生期每隔3~5天田間檢查一次,發現有點片的要重點防治。噴藥應在傍晚進行。藥劑用:使用卡死克、抑太保、農地樂、快殺靈1000倍,或萬靈、保得、除盡1500倍,及時防治,將害蟲消滅于3齡前。對三齡以上的幼蟲,用30蟲螨腈專攻懸浮液30毫升/畝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可達到理想的防效;以除盡、卡克死、專攻防效最佳。可選用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加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也可用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或75%農地樂乳油500倍液或5%夜蛾必殺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5天的防治效果均達90%以上。

甜菜夜蛾的防治策略
1.農業措施
A.晚秋初冬耕地滅蛹; B.人工摘除卵塊、蟲葉。
2.物理防治策略 A.黑光燈誘殺成蟲。
3.藥劑措施
抓住1~2齡幼蟲盛期進行防治,可選用下列藥劑噴霧:
A.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B.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C.或5%農夢特乳油4000倍液 D.或20%滅幼脲1號懸浮劑500~1000倍液
E.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1000倍液 F.或40%菊殺乳油2000~3000倍液
G.或4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 H.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
I.或茴蒿素殺蟲劑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