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雜糧市場沒有國家政策扶持,價格全靠市場調控,所以每年波動幅度都不同。2013年受種植面積以及市場需求的影響,紅小豆行情可謂一路飄紅,價格從秋天上市開始就持續(xù)上漲;后期進入夏季,受需求淡季的影響,價格略有下跌,但仍比上年同期上漲38.02%,整體購銷也稍顯緩慢。
我國是世界紅小豆主要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一般在35萬噸左右。受消費習慣的影響,紅小豆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qū),我國的主銷市場為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qū)。紅小豆原產中國,除個別高海拔地區(qū)以外,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但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和江淮地區(qū)。種植面積較大的有黑龍江、遼寧、河北、內蒙古、山東、山西、天津等省(市、區(qū))。
根據各種植區(qū)的耕作制度,我國紅小豆大致可分為3個種植區(qū)域。北方春紅小豆區(qū):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河北、山西、陜西三省的北部。一般5~6月播種,以種植早熟型品種為主。北方夏紅小豆區(qū):包括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山西南部、北京、天津、安徽、陜西南部及江蘇北部等。一般在冬小麥收獲后復播紅小豆,以種植中晚熟型品種為主。南方紅小豆區(qū):包括南方各省,是紅小豆的非主要產區(qū)。此區(qū)耕作制度及地勢復雜,春、夏、秋播3種類型都有。
目前,我國紅小豆主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qū)已經達到33個,除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qū)外,歐洲、美洲、非洲等地也少量進口我國紅小豆。我國每年紅小豆出口數量在6萬~8萬噸之間,出口金額為19800萬~27200萬元(人民幣)。
2013年紅小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在于種植面積較少,市場的需求缺口較大,供不應求使得價格呈現(xiàn)高位狀態(tài)。前兩年紅小豆價格較低,因此農戶種植的積極性較弱,據初步了解,2011年種植面積為234.87萬畝,2012年種植面積為231萬畝,而2013年種植面積僅有196萬畝左右,種植面積及總產量較2012年均減少15%左右。
今年受2013年紅小豆高價位影響,5月中旬播種時期,農戶的種植積極性較高,今年的播種面積較去年有所增加,幅度相對較大,初步了解,有望較去年增加15%左右。
2013年9月份紅小豆上市價格僅7.8元/公斤,到2014年3月底,產區(qū)裝車價漲到10.1元/公斤,之后銷區(qū)市場走貨較為遲鈍,市場需求淡季價格下跌0.4元/公斤左右。
目前,國內紅小豆價格走勢整體以穩(wěn)為主。對于“農安紅”來說,由于2013年種植面積偏少,加之前期價格走跌,使得出貨積極性稍有提高,而近期余糧基本見底,整體購銷情況稍顯偏弱。而對于“珍珠粒”來說,雖然銷區(qū)銷售進度緩慢,但畢竟市場仍有一定需求,所以“珍珠粒”市場仍有一定量的購銷,加之食品廠在秋季新糧上市前對紅小豆有一定需求,故近期采購熱情較高,也導致“珍珠粒”出貨情況較為樂觀。
一般成品優(yōu)質紅小豆產區(qū)出貨價格為9.9元/公斤,而大連港口出貨價格在10元/公斤左右,與前期相比仍較穩(wěn)定。主要原因是受2014年紅小豆種植面積增多的影響,貿易商清庫存準備收購新季紅小豆,出貨積極性較高,因此市場紅小豆價格并未受糧源緊俏影響而上行,反而以平穩(wěn)走勢為主。
近期優(yōu)質紅小豆仍處于高位狀態(tài),但普通紅小豆價格仍低,產區(qū)出貨價格為9.8元/公斤~9.4元/公斤,產區(qū)糧源見底,農戶、貿易商存貨較少,市場受糧源緊缺影響,優(yōu)質紅小豆價格仍處高價位。
由于新季紅小豆長勢較好,若后期無病蟲害發(fā)生,秋季上市量將較多,所以貨源較為充足,使得目前的紅小豆價格以穩(wěn)為主,上漲動力不足。
更多關于紅小豆的信息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chuàng)業(yè)網站紅小豆頻道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