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大豆的主要出口國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而中國因產量有限和國內消費需求大,不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國,出口數量相對比這三個國家少。近年來,美國的大豆出口量穩居首位,年出口量在25百萬噸以上。而緊隨的是巴西,且呈穩定上升趨勢。
阿根廷排第三位,略比美國和巴西少,但優勢明顯。可見這三個國家在世界大豆出口貿易中占絕對優勢。而中國的大豆出口量年變化不大,而且遠遠落后于這幾個國家。 國際大豆價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供求關系,種植面積和產量,交通運輸成本(國際石油價格), 主要出口國的國家政策,關稅,相關產品價格等。在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交易是一個涉及流通、貿易、加工企業和農民等多個交易主體的有機體系。
大豆的價格形成過程為:
美國農業部對外發布每年美國大豆主產區的生產情況預測和實際統計數據,CBOT的期貨交易商主要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有關大豆的生產信息進行買賣期貨操作,形成大豆的期貨市場價格;農場主根據期貨價格表現出的供求趨勢來確定第二年的生產安排,以此來減少生產上的盲目性,降低風險。以美國為首的跨國公司通過集中控制這些國家的大豆流通渠道壟斷國際大豆貿易,控制了現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