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豌豆斑潛蠅以幼蟲潛入寄主葉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葉肉,造成不規則灰白色線狀隧道,正反面均可見。嚴重時,葉片上布滿蟲道,尤以植株基部葉片受害最重,一張葉片上常寄生有幾條到幾十條幼蟲,葉肉全被吃光,僅剩兩層表皮,受害植株提早落葉,妨礙結莢,甚至使植株枯萎死亡。幼蟲孵出后,即由葉緣向內取食,穿過柔膜組織,到達棚欄組織,取食葉肉。
成蟲吸食植物汁液后使得被吸處呈小白斑點,嚴重影響作物產品、品質和食用價值。
豌豆斑潛蠅的具體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清潔田園,以消除越冬蟲蛹,減少蟲源基數。初春可重點控制一代蟲源。豌豆、萵苣、青菜為豌豆潛葉蠅一代的主要寄主,蟲口密度最大,防治應以上述3種寄主為主要對象。
2.生物防治 可選用0.3%茚楝素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0.6%銀杏苦內酯水劑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3.化學防治 防治成蟲,可選用5%氟蟲脲乳油2000倍液。防治幼蟲,在低齡幼蟲始盛期,掌握在2齡幼蟲期前,選用50%潛蠅靈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5000-8000倍液、2%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4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40%阿維·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應不斷輪換使用或更新農藥以防害蟲產生抗性。以早晨露水干后8:00-11:00時用藥為宜,順著植株從上往下噴,以防成蟲逃跑,尤其要注意將藥液噴到葉片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