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赤霉病的侵染高峰期是在有雨水或露珠條件下的小麥揚花初期。所以,中國農業網認為看天施藥非常關鍵,仔細噴藥不可忽視。5月初,小麥進入揚花期時,如果遇到連續降雨空氣濕度大的天氣,盡早噴藥防病。
可以選用40%多·福·溴菌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氟硅唑1000倍液或25%腈菌唑2000倍液等,每畝地不少于30千克藥液并對上有機硅助劑,對準麥穗均勻噴灑。要用足藥量,施藥后3-6小時內遇雨,雨后應及時補治。在赤霉病菌已對多菌靈產生高抗藥性的地區,應停止使用多菌靈等苯丙咪唑類藥劑,以保證防治效果;如病害流行,第一次防治結束,需隔5-7天防治第二次,確保控制流行危害。藥液中可以混配上高效氯氰菊酯或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兼治吸漿蟲成蟲等。
揚花后灌漿初期重防穗蚜兼治白粉病和銹病:麥蚜,一直是小麥灌漿期集中在穗部為害的主要害蟲,如果控制不當對小麥的粒重影響很大。但怎樣做到一次性噴藥即可達到防治效果,也有講究。從返青到灌漿期,小麥蚜蟲在田間逐漸增長擴散,在灌漿初期天氣悶熱有利于穗蚜的繁殖和擴展,應特別注意其發生動態。當平均每穗有5頭以上蚜蟲時應立即噴藥防治。
白粉病和銹病發生較重的麥田,可以在藥液中混配上25%腈菌唑乳油或丙環唑等殺菌劑予以兼治,另外最好混配上優質磷酸二氫鉀兼防干熱風增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