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時期,由于陰雨連綿,棉花漬澇較為嚴重,今后一段時期內,不排除還會有極端陰雨天氣出現。針對棉花受漬澇情況,如何加強棉花培管,顯得尤為重要。對所有棉花苗床及移栽大田都要及時疏通主溝渠、棉田及苗床的排水溝,搶排漬水。
苗床管理
苗床棉苗淹頂時間超過1天的,遇晴天高溫基本不能成活,需要全部補種。壟面短期淹頂或壟面超過24小時積水,會有部分死苗。對短時間淹頂或壟面上水的棉苗,采取如下措施管理:
1、減少濕度。苗床溝內不漬水后,在苗床四周開溝瀝水,降低苗床濕度。
2、噴水防萎蔫。排干水后若遇上晴天或葉片發蔫時,用噴霧器噴清水將葉面噴濕,一天噴2~3次,連續噴2天。
3、濕床時敞膜。凡苗床已被淋濕或浸濕,在缽土未干爽前,原則上不蓋地膜(特大風、溫度特低時可以蓋)。主要是防止棉苗在苗床上徒長。缽土干爽后下雨時要蓋膜防淋濕。
4、力爭做到爽缽移栽。干缽移栽是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的關健。在搶時間移栽的同時,盡可能使缽土曬干后再進行移栽。
移栽苗大田管理
移栽后地膜棉(已埋肥)壟面漬水6小時或棉苗淹頂,一般需要改種。露地栽培壟面漬水12小時或棉苗淹頂6小時,會造成葉片青枯、根系發黃失去活力,主莖生長點部分壞死,大部分苗不能成活,需要部分補苗或改種。大田新植棉苗受漬后死苗與施肥密切相關,定根肥肥料越重越容易死(棉花專用緩控肥除外),相對而言不施肥的死苗會較輕。對受漬較輕的移栽苗,主要采取下列措施培管:
1、疏通溝渠搶排漬水。
2、拉溝降濕。棉田內排干水后,視天氣情況,露地棉用人工犁拉三條溝(壟面二條、溝內一條);地膜棉只在溝內拉一條。打破壟面板結狀,降低棉田濕度,促進根系生長。
3、查苗補缺。有剩余棉苗的可對大田進行補蔸。
趕播補種
趕播補種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是營養缽育苗,這主要是針對油菜較好且收獲期較遲的地塊。在品種選擇上應選早熟性好的品種,如中棉所63、湘雜棉20、農雜62等。二是直播,這主要針對已移栽的死苗地,特別適合大田地膜栽培的棉地;對部分油菜較稀,能夠在油菜中套種點播的地塊也可采用直播。
1、品種選擇。直播適宜選擇中熟或中熟偏早、結鈴性強、抗蟲性好的品種。今年好種較緊張,現在可能較難選擇合適品種,只要做到太遲熟的品種不選就行。
2、播前化學除草。播種前2~7天,每畝用30%草甘磷100ml 14公斤(背伏式噴霧器),全田噴施清除雜草。可以草甘磷內加入乙草胺類芽前除草劑封閉雜草。
3、定穴點播,適當加大密度。早熟品種5月中旬播種,密度1400~1700株(已埋肥的地膜棉密度為1200株左右),行距1.0~1.2米,按密度計算出株距,再按株、行距定穴點播。畝用種量0.3~0.5公斤(無絨籽)。播種前每畝備細土250公斤,拌入適量殺蟲劑。趁地濕時干籽播種(地膜栽培的破膜播種),每蔸點籽2粒,用大拇指將種子壓入土中,然后蓋上一把備好的混藥的細土。
病蟲害防治
苗期主要做好立枯病、莖枯病及枯黃萎病等以及地老虎、薊馬、棉蚜蟲等病蟲害的控防工作。凡被淹過或雨淋過的苗床,雨后普用一次防病藥物。可選99植保、立枯凈、霉靈、堿式硫酸銅等藥物預防立枯病和枯黃萎病暴發。已發病的苗床可用20%甲基立枯靈400倍液或萬家豐有機銅制劑500~800倍進行噴霧,5~7天后再噴一次。對移栽大田棉苗可選用10%撲虱蚜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敵殺死1000倍液,對棉蚜、地老虎、棉盲蝽、棉薊馬等害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