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調山區、穩丘陵、增平原”的原則,建設江漢平原單雙季稻優勢產業板塊,鄂中丘陵與鄂北崗地優質中稻優勢產業板塊,鄂東、鄂東南雙季優質稻優勢產業板塊;打造以黃岡市等傳統優勢產區為中心的粳稻板塊,以孝感市為中心的香稻優勢板塊,“稻漁共生”、水稻“一種兩收”高產高效優勢板塊。
加大優質品種的推廣力度,實行每個縣(市、區)優選2至3個主導品種,推進一鄉(鎮)一品、一區(高產創建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一品。實行一個品種對應一套生產技術,一個模式對應一套技術規程,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
大力推廣以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為基礎,集水稻育秧、機耕機插、機防機收、烘干倉儲、加工銷售及農資、信息服務于一體的技物結合的生產服務模式。創建一批有機稻米、再生稻米、富硒米及地理標志產品品牌。鼓勵龍頭企業開展稻米多元化深加工,生產一批品牌化、多樣化、便利化的稻米食品。加大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延長產業鏈條,研發一批高附加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