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病癥狀
綠豆葉斑病主要危害綠豆,危害部位為葉片。綠豆以開花結莢期受害重。發病初期葉片上現水漬狀褐色小點,擴展后形成邊緣紅褐色至紅棕色、中間淺灰色至淺褐色近圓形病斑。濕度大時,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嚴重時,病斑融合成片,很快干枯。輕者減產20%~50%,嚴重的高達90%.
傳播途徑
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種子或病殘體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生長季節為害葉片,開花前后擴展較快,借風雨傳播蔓延。
發病條件
炎熱潮濕條件下,經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病原菌大量積累,遇有適宜條件即流行。高溫高濕有利于該病發生和流行,尤以秋季多雨、連作地或反季節栽培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秦豆4號、秦豆6號、中綠1號、魯引1號等抗葉斑病品種。選無病株留種,播前用45℃溫水浸種10分鐘消毒。
2、發病地收獲后進行深耕,有條件的實行輪作。
3、發病初期噴灑50%多霉威(多菌靈加乙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一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一600倍液、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1:1:200倍式波爾多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