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國家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將以往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收儲制度,玉米價格由市場形成,供求關系靠市場調節,生產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鼓勵各類市場主體自主入市收購。實行玉米收儲制度以來,農民種糧積極性和收益如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狀況怎樣?日前,記者跟隨國家糧食局來到吉林省,就此進行了采訪。
農民收益普遍提高
企業各種服務及時,種糧補貼到位等因素促使農民賣糧意愿增強
在吉林鑫海實業有限公司的收購處,來自吉林舒蘭市七里鄉的王立君開車把糧食帶來售賣。“我通過微信公眾號看到今天的玉米潮糧折標價格是每噸1630元。現在市場行情好,玉米收購價格高,土地租金也低,我打算接下來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王立君的語氣里滿是憧憬。
在吉林市昌邑區樺皮廠鎮張相村,玉米種植大戶何景生向記者介紹,自己租了4坰(1坰地=15畝)玉米地,加上自家的1坰地,2017年打了16萬斤玉米,每斤收購價0.76元。2017年土地租金低,旱田和水田平均算下來,每畝地租金450元,再去掉化肥支出,2017年光玉米收入就達12萬多元,比上一年多了4萬多元。
與何景生同村的黎克學正緊盯玉米收購行情,打算等到每斤玉米8角5分錢再賣,加上政府每坰地給160元補貼,黎克學露出會心的微笑。
農民臉上有微笑,玉米收購企業“功不可沒”。位于公主嶺市的吉林省東北農嫂食品有限公司,探索出了“公司+農場+農戶”模式。公司總經理齊新江介紹,農民除了賣糧,還可以有這些收入:按一坰玉米地平均產量4萬斤來算,通過農民土地入股每坰地收益600元,農民在公司車間生產、包裝、卸車等務工收入每月有3000元左右。
由于玉米收儲制實行市場定價,作為黃金玉米帶的吉林省優質優價的特點更加鮮明。2017年,全省三等以上玉米占總量98%,水分較常年低3個水左右。目前農民坐家出售25個水分濕玉米一口價為0.66元一斤,折干糧0.77元一斤,農民普遍認可當前價格。目前,全省糧食收購玉米達到290多億斤。
“農民賣糧積極性高,一是由于玉米水含量少,價格高;二是企業紛紛提供市場信息、務工費、科技支持等服務,農民賣糧意愿更強;三是種糧補貼到位,租金降低。”吉林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王濤說。
收購主體紛紛入市
積極性提高緣于玉米加工補貼政策到位,貿易需求大幅增加,鐵路運力保障、公路運費下降
隨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推進,玉米收購和深加工企業進入市場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探索出了“價格公開化、質量標準彈性化、全年購糧敞開化、購糧付款及時化、收購數量最大化‘五化’方略”。公司副總經理金榮鑫介紹,2017年政府補貼比上一年每噸提高80元,鼓勵公司深入一線收購農民手中玉米。
鑫海實業有限公司2017年收購了3萬多噸玉米,公司副總經理何景剛介紹,收購來的玉米主要和南方的飼料企業合作,按照收儲制度的改革要求,根據傳遞來的南方玉米價格,運用公司自有的3條專用鐵路線和日裝卸能力2400噸的4條散糧發放裝車臂,將玉米運送到南方。
王濤表示,2017年很多玉米收購企業入市收購積極性高,首先緣于玉米加工補貼政策到位,省內玉米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收購加工省內2017年新產玉米,每噸給予200元補貼,一些往年經營有困難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也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二是南方及中原飼料企業提前到東北采購,貿易需求大幅增加,吉林省內外貿易商競相收購,出現運糧車與經紀人合作,直接深入村屯收購拉到省外的現象,呈現購銷兩旺、量價齊升的局面。三是鐵路部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有效保障運力,2017年11月份以來吉林省糧食保障力度為每日1300車以上。同時,公路運費較2016年降幅較大,集港、入關數量大幅增加,滿足了糧食外運需求。
充分釋放產業潛力
設立玉米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完善民營企業與國有收儲企業合作機制,增加倉庫數量
作為我國優質玉米的重要產區,吉林省玉米產業的潛力仍然可以進一步釋放。
“我們希望收購更多玉米,但收購器械、運輸等環節支出也加大了,向農民收購時一般要求現金支付,導致資金不足。”金榮鑫表示,雖然有收購玉米的積極性,但是依然需要資金“活水”。
王濤認為,隨著臨儲玉米庫存的逐步消化,企業想生存發展,必須走向市場,但吉林的情況是,糧食企業普遍存在信用等級低、資產質量差、經營能力弱、自有資金不足等問題,在銀行很難獲得信用貸款,需要通過基金增信貸款來解決。當前,吉林省政府明確了“政府引導,風險共擔,市場運作,糧貸掛鉤”的基金工作要求,設立了8億元的吉林省玉米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
據吉林省糧食局總經濟師鞠永平介紹,吉林省糧食局已按照基金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和程序開展基金增信貸款業務,當前已開展銀企對接。通過企業自薦、縣市推薦、審核把關、網上公示等辦法,從1076戶地方收儲保障體系的企業中,篩選確定558戶增信貸款“白名單”企業,為金融機構辦理增信貸款業務提供目標客戶;2017年糧食收購期,調整了企業保證金繳存方式,要求企業在省基金辦出具擔保函前繳存到位即可,這樣企業在增信貸款發放前,可以有更多自有資金參與收購;2017年以來,將擔保審查工作重心向市縣下移,省基金辦對農發行有權審批發行核定貸款最高余額在3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只進行書面審查。
在倉儲能力上,截至2017年10月末,吉林省規模以上糧食收儲企業達到1251戶,總收儲能力2165億斤,可利用收儲能力688億斤,但是面對日益增長的玉米收儲量和烘干玉米的需要,一些民營企業仍面臨倉容緊張問題。王濤表示,下一步將完善民營企業與國有收儲企業合作機制,增加倉庫數量和儲備容量。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有利于釋放糧食主產區的產地優勢,促進相關產業布局調整,對于未來規劃,王濤闡述了“打出組合拳”思路:把玉米深加工、畜牧全產業鏈、倉儲物流項目納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重點,吸引銷區企業到吉林省投資合作,同時指導中儲糧、省儲備糧企業聯動收購儲備輪換玉米,及時啟動稻谷最低收購價,充分釋放吉林省玉米產業潛力。